【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光明寺(2)
(一)日本净土宗西山派总本山︰位于京都府长冈京市粟生西□。又称报恩山念佛三昧院,系熊谷莲生房于建久九年(1198)所创,源空(法然)为其开山。
嘉禄三年(1227)东山大谷的源空坟墓遭到比睿山众徒破坏,其遗骸遂被移至太秦。翌年迁本寺荼毗,并立庙祀之。后西山派祖证空继任第四世,建楼门、三重塔,大振寺风。使此寺成为西山派的根本道场。至六世净音,诸堂渐成。
仁治三年(1242)受赐“光明寺”匾额。应仁元年(1467)因战乱波及,诸堂遭毁。尔后又遇二次火灾,宽延年中(1748~1750)复兴堂塔,以迄于今。有绢本着色二河白道图、绢本着色四十九化佛阿弥陀来迎图、木造千手观音立像等重要文化财。
(二)日本净土宗关东十八檀林之首︰位于神奈川县镰仓市材木座,又号天照山莲华院。
仁治元年(1240)三月,北□经时于佐介谷创莲华寺,延请然阿良忠为开山。宽元元年( 1243)迁寺至现址,乃改称光明寺。逮第八世观誉祐崇中兴寺风,明应四年(1495),获后土御门天皇赐为勒愿所。庆长十三年(1608),德川家康命此寺列十八檀林之首,至三十一世深誉传察时,成为关东六派的本山。有纸本着色当麻曼荼罗缘起、纸本着色净土五祖绘传、绢本着色十八罗汉及僧像等珍贵文物。
(三)属日本临济宗东福寺派︰位于三重县伊势市岩渊町,山号金鼓山。
天平十四年(742)依圣武天皇勒愿,创建于继桥乡前山村鼓岳,兼属天台、真言二宗。元应元年(1319)禅僧月波惠观移此寺至山田吹上,并使之改隶禅宗,大兴堂舍,世称中兴开山。自此该寺成为东福寺之末寺。
延元三年(1338)八月,惠观父结城宗广与北□亲房随义良亲王,由大凑东渡陆奥。船经远州滩时遇飓风,亲王及宗广漂流至伊势。同年十月,宗广于此寺病逝。宽文十年(1670)遭回禄之灾。天和元年(1681)乃移建现址。原本境内有瑞庆院、广德寺、东渐庵、大仙院四寺,境外有十轮寺、金刚寺等二十余刹。其住持采轮番制。但明治维新时遭废除。今仅存本堂、钟楼等。
(四)属日本真言宗醍醐派︰位于京都府绫部市睦寄町,山号君尾山。
相传系推古天皇七年(599),圣德太子所创建。宽平年间(889~898)圣宝中兴寺门。大永七年(1527)遭火焚毁,尔后衰微。明治三十七年(1904)二月,被指定为日本国宝之一。
(五)属日本真宗大谷派︰位于茨城县(常陆国)下妻市。又号西木山高月院,相传系承久二年(1220)亲鸾之弟子明空房所创。
明空房俗姓三浦,原为武士。后投亲鸾门下,成为六老僧之一,于下妻建此寺弘教。永仁五年(1297)示寂。后由子孙继掌。此寺境内有江户时代迁自小岛的三月寺,乃建保二年(1214),亲鸾应郡司武弘之请而说法的遗迹。有安置阿弥陀如来的本堂、开山堂、钟楼、鼓楼、库里、宝藏等。
[参考资料] (一)《光明寺绘缘起》;《光明寺世代记》;《百炼抄》卷十三。(二)《镰仓佐介净刹光明寺开山御传》;《然阿上人传》;《观经疏传通记糅钞》卷一、卷四十八。. 三《光明寺残篇》;《光明寺旧记》。(五)《大谷本愿寺通纪》卷七;《和汉三才图会》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