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八十八使
或称八十八随眠、八十八使见惑。即三界见惑的总数。使,意谓驱役,是随眠(梵anuśaya,巴anusaya)的旧译,与“烦恼”同义。见惑,是理论性的无明,不同于思惑(或称修惑);思惑是情意性的无明。
身见(梵satkāya-dṛṣṭi,有身见,萨迦耶见)、边见(梵antagrāha-dṛṣṭi,边执见)、邪见(梵mithyā-dṛṣṭi)、见取(梵dṛṣṭi-paramarśa,见取见)、戒禁取(梵śīlavrata-parāmarśa,戒禁取见,戒盗取)等五恶见是最大的见惑,加上贪欲、瞋恚、愚痴、慢、疑等五烦恼,即所谓的十大烦恼或根本烦恼。依说一切有部所说,断这些见惑,须以观察三界四谛之理来断;也就是以见道十五心及修道最初第十六心可以断除十六烦恼。
迷三界四谛之理的见惑有八十八种,即︰迷欲界苦谛的见惑有上述十种烦恼,集谛的见惑有七种(上述十种中除去身见、边见、戒禁取),灭谛见惑同为七种,道谛见惑有八种(即除去身见、边见二种),总计迷于欲界四谛的见惑有三十二使。其次,在色界、无色界中每一谛皆无瞋恚,因此,色界的见惑有二十八种,无色界也有二十八种见惑。计三界见惑总共有八十八种。
兹将三界四谛的见惑分类表列如次︰
瞋┐
┌┬贪┼──┐
┌苦谛九──┤├痴┤ ├─苦谛十─┐
│ │├慢┤ │ │
上二界合┼集谛六 │└疑┘ │ 集谛七─┼欲界三
五十六惑│ ├─身见──┤ │十二感
├灭谛六 ├─边见──┤ 灭谛七─┤
│ │┌邪见 ┐│ │
└道谛七 ├┤ ├┤ 道谛八─┘
│└见取见┘│
└─戒禁取见┘
此外,此八十八使加上十种思惑(八十一品思惑),即所谓九十八使,或称九十八随眠,为一切烦恼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