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八支甘露心要秘密教授续
简称《医药四续》,是流行于中国藏族和蒙族各地佛教寺院中的一部医药经典,若干寺院中并且设有专科学习。经题的意义是︰能除非时横死,故名甘露;总摄医方明的义理,故名心要;对八类病分八门宣说治法,故名八支;本经不是“非根器”的境界,故名秘密;易行、文简、义丰而易解,故名教授;它像宝藏一样,是医方明的根本或基础,故名为续。
据《白银镜》等书所说,本经的说者为药师琉璃先如来,结集者为意生仙人,译梵文为藏文者是迦湿弥罗月和大译师遍照。后由玉妥巴和他弟子辈(约当九到十一世纪)用新译语修订加注。据土官(观)《善说晶镜》中宁玛派史所说,本经乃由名称神通炽燃从埋藏的地方取出流通,似乎在译成时并未公开流行。
本经共分四续,即〈根本续〉、〈解释续〉、〈教授续〉和〈后分续〉。〈根本续〉中分六品,初品说药师佛在善见城说法时,由明意生发问,明智仙作答而组成全经。次后五品列举全经的品目名数,是一种叙论或纲目的性质。第二〈解释续〉分三十一品,叙述人体的生长次第、生理、体质、得病因缘、生活起居、饮食宜忌、医药功用、医疗用具、疾病护理、医师品德等。第三〈教授续〉分九十二品,初一品总论,以下九十一品分述各种病的治法,又可以分为八类,即所谓八支。二至七十品属身病支,分述风、胆、痰、集等等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七十一至七十三品属童子病支,述婴儿的抚育和儿科疾病的治法。七十四至七十六品属妇女病支,述各种妇科病的治法,分总、别、通三品。七十七至八十一品属于鬼祟病支,分述部多、癫狂鬼、九曜、龙等为祟的治法。八十二至八十六品属创伤支,分述头、颈、躯干、四肢各部创伤的治法。八十七至八十九品属毒病支,述各种中毒的治法。九十品属长生支,述防治衰老和延长寿命的方法。九十一至九十二品属壮阳支,分述强健性的机能和求子的方法。这八支的分类和唐‧义净在《南海寄归传》卷三所叙“八医”大体相同,不过本经合“针刺首疾”(治头疾)一项于身病支,而另开妇女疾一支。第四〈后分续〉分二十七品,叙述切脉、望色、辨尿、照镜等诊断方法,各种药品的配制法、针灸法等,最后总结经义加以嘱咐。
说经之处善见城的位置,西藏地区注家异说颇多,但佛海(1653~1705)料简众说,独取位于乌仗那一说。据551~554年编著的《魏书》记载,魏世祖时(424~452 )和罽宾往来的使臣传达罽宾当时的国都为善见城。又,本经藏文初译者为迦湿弥罗月,则本经原本当自迦湿弥罗传出。古代的乌仗那和迦湿弥罗是北印两个相邻的国家,也是中国与中亚细亚、印度交通必经之地。从本经内容来看,除一些理论采取佛教密宗学说外,也受到中国医药理论和技术的影响。如诊脉、处方、用药等几乎和中国医书没有多大区别。针灸所用的穴道和方法也和中国古法大体相同,不过针法只用于放血,适应病症有限,不及中国针法适用的范围广阔。
本经的译本自玉妥巴修订夹注以后,解释者甚多,著名的有降苏两家。清初时,西藏地区执政佛海曾集旧注,著《医方明论药师密意庄严显明四续青琉璃茉莉华》一书(北京刻本共一○六八页),极为详明,是近二百年来最通行的注解。(郭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