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八难(梵aṣṭāv akṣaṇāḥ,巴aṭṭhakkhaṇā,藏mi-khom-pa brgyad)
(一)指不得遇佛、无法听闻教法的八种障难,又称八难处。即︰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出自《长阿含》卷九、《中阿含》卷二十九等。处在这八种情境中的众生,或恒受众苦,或无暇修行善事,故又名八无暇、八不闲或八非时。
此中,地狱、畜生、饿鬼三涂报障深重,不得会圣,众苦逼恼,不能修梵行,故称之为难。长寿天(指色无色界诸天)命报长远,寂静安隐,其中有情多以之为涅槃,不求佛法,故称之为难。边地(指郁单越洲)乐报殊胜,无诸苦事,不识佛法,不求出离,故称之为难。盲聋喑睹圣闻法,故称之为难。世智辩聪者虽生在有佛法之国,却深陷邪见,妄执深厚难回,故称之为难。佛前佛后者,谓不得遇佛,不知出离之道,无求圣之心,故称之为难。据《大乘义章》卷八(末)所述,三涂及盲聋喑哑是苦障,长寿天及郁单越是乐障,世智辩聪是恶增,佛前佛后是善微,故云为难。
关于八难的对治,《增一阿含》卷十六云(大正2‧625c)︰“奉持八关斋法,不堕三恶趣,持是功德,不入地狱饿鬼畜生八难之中。”《大智度论》卷十三云(大正25‧159c)︰“受行八戒,随学诸佛法,名为布萨,愿持是布萨福报,愿生生不堕三恶八难。”《灌顶经》卷十二亦云,若闻药师琉璃光佛本愿功德者,得蒙八菩萨来迎,不经八难得生西方阿弥陀佛国。
此外,《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有六难说,即︰佛世难遇、正法难闻、善心难生、难生中国(指中印度之文化水准较高之地)、难得人身、诸根难具等六难。此中,佛世难遇、正法难闻相当于佛前佛后及长寿天难,善心难生相当于世智辩聪,难生中国相当于边地,难得人身相当于三涂,诸根难具相当于盲聋喑5-5-8-1。
(二)谓受戒、自恣时,若有八种难事,则听许略说白事。即︰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非人难、毒虫难等八难。出自《四分律》卷三十四、卷三十八。
[参考资料] (一)《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出曜经》卷八;《宝云经》卷五;《五苦章句经》;《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梵网经》卷下;《灌顶经》卷十一;《成实论》卷二〈四法品〉;《玄应音义》卷二十二;《慧琳音义》卷二十八;《八无暇有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