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六根(梵ṣaḍ indriyāṅi)


  指六种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亦即六识所依的六种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根乃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1)眼根(cakṣur-indriya),眼识所依,能见众色。(2)耳根(śrotrendriya),耳识所依,能听闻众声。(3)鼻根(ghrā-ṇendriya),鼻识所依,能嗅闻香味。(4)舌根(jihvendriya),舌识所依,能尝众味。(5)身根(kāyendriya),身识所依,亦诸根之所依,能觉触。(6)意根(mana-indriya),意识所依,能分别五境。
  《俱舍论》卷三云(大正29‧13c)︰“眼等五根于能了别各别境识有增上用,第六意根于能了别一切境识有增上用,故眼等六各立为根。”又,此六根于十二处中,相对于色等六境,而被称为六内处。
  此外,六根又称为六入。“入”为趣入之义,意指眼等六根为六识之所依,能入六尘,故称六入。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云(大正12‧500c)︰“空聚落者即是六入,菩萨摩诃萨观内六入空无所有,犹如空聚。”此六入,在十二因缘中位列第五,在小乘指众生具足眼等六根而出母胎之位,在大乘则指生六根的名言种子。
  有关六根之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十二处”条中之“眼处”以迄“意处”之各词解说。
  [参考资料] 《俱舍论》卷一、卷二;《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佛家名相通释》;木村泰贤《小乘佛教思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