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六法
(一)指日本真宗的法门大纲︰即教、行、信、证、真佛、真土等六法。此六法乃取弥陀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等五愿而立。即依第十七愿之咨嗟立“教”;依第十七愿之称名立“行”;依第十八愿之三信立“信”;依第十一愿之灭度立“证”;依十二、十三愿之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立真佛、真土。亲鸾《教行信证》即明示此六法义。
(二)指《往生要集》卷中所明示之六种资助念佛三昧之方法︰《往生要集》系依《观佛三昧经》卷十所载(大正15‧694c)︰“念佛三昧若成就者,有五因缘,何等为五?一者持戒不犯,二者不起邪见,三者不生憍慢,四者不恚不嫉,五者勇猛精进如救头然。行此五事,正念诸佛微妙色身令心不退。亦当读诵大乘经典。”即将五事和读诵合称六法。
(三)指《大毗婆沙论》卷五所说,不能远尘离垢的六法︰即(1)不乐闻法;(2)虽闻说法而不嘱耳;(3)虽嘱耳听,而不安住奉行教心;(4)于未证善法不勤求证;(5)于已证善法不勤守护;(6)不成就顺法。
(四)《成唯识论》卷八称五蕴及无为为六法︰论云(大正31‧46c)︰“三性六法相摄云何,彼六法中皆具三性,色、受、想、行、识及无为皆有妄执缘生理故。”
(五)指式叉摩那(即正学女)应守的六戒︰即不染心相触、不盗人四钱、不断畜生命、不小妄语、不非时食、不饮酒。《俱舍论光记》卷十四则说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非时食。
(六)《摩诃止观》称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为六法︰该书卷六(上)云(大正46‧77c)︰“五根增长名为五力,或六法为药,谓六念处。”
(七)指密宗的六种成就法︰即拙火、化身、梦修、光明、中阴、转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