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共种子
唯识学用语。指共相的种子。全名共相种子。又名共相种,为“不共种子”之对称。即指能生自他共变之境的识变种子。《成唯识论》卷二(大正31‧10c)︰“谓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等器世间相,即外大种及所造色。”
《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云(大正43‧321b)︰
“且诸种子总有二种︰一是共相,二不共相。何人为共相,多人所感故,虽知人人所变各别名为唯识,然有相似共受用义说名共相,实非自变他能用之。若能用者,此即名缘心外法故,然我此物为增上缘,令多人可共受用名共相,如山河等。”
就共相再加细分,又有共、不共二者。前引之《述记》又云(大正43‧321b)︰“如瑜伽六十六卷,共中有二。(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用,他趣不能用;(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及鬼等所见猛火等物,人见为水,余趣、余人不能用故,余房、衣等准此可知。”
[参考资料] 《成唯识论演秘》卷三(本);《唯识论同学钞》卷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