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具生吉祥(梵Sahajaśrī;?~1381)


  明初抵达中国的印度禅僧。梵名音译萨曷拶室哩。被尊称为“班的答”(Paṇḍita,学者之义),或“版的达”。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国刹帝利种之家,天性恬静。及长,在迦湿弥罗国的苏啰萨(Surasa?)寺出家。初习五明三藏,皆辩析精详。但知言论非究竟之法,遂在雪山修定十二年,得到迦罗室利尊者的证可。后立志瞻礼东方五台山文殊应现之所,遂涉信度河,经突厥、屈支、高昌诸国。并为沿途之王臣庶民授戒。元‧至正年中(1341~1367)抵达甘肃。随后,被元室迎入京师,住吉祥法云寺。时虽有僧众翕然受其度化,然与元帝机语不契。明‧洪武二年(1369)赴五台山,以偿初志,并驻锡于寿安禅林。
  洪武七年南下至南京,太祖嘉其远至,于奉天门召见,并赐“善世禅师”号,且颁银章,令总理天下释教,并在钟山建庵以为其居,又谕示礼部,凡就师受戒者不禁。御驾若幸钟山,必至其室咨论道要。时,参与受法之僧众达数万人。金币施入无数,然悉散之不蓄。一日,谕弟子智光护佛法不可懈怠,并授“孤麻啰室哩”梵书一帙,嘱可与遗骸共分至五台山,洪武十四年五月圆寂,年寿不详。太祖赐祭,荼毗时获无数五色舍利,奉塔于聚宝门外。并建寺宇,御驾临视,赐名“西天寺”。
  师之遗作有《示众法语》三卷,以及翻译《七枝戒本》。此外,与师相关的著作有《明太祖谕善世禅师板的达》《授善世禅师诏》《板的达顶相赞》《善世禅师游方归朝诗》《命板的达稳禅诗》等,均收在《金陵梵刹志》(卷一)书中。
  [参考资料] 《金陵梵刹志》卷三十七〈西天班的答禅师志略〉;《补续高僧传》卷一;《新续高僧传》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