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典座


  指禅林中典掌大众斋粥之僧职。东序六知事之一。《敕修清规》卷四〈两序章〉载(大正48‧1132c)︰“典座,职掌大众斋粥,一切供养务在精洁,物料调和检束局务,护惜常住,不得暴殄,训众行者,循守规矩,行益普请,不得怠慢,抚恤园夫,栽种及时,均俵同利,二时就厨下粥饭,食不异众,粥饭上桶,先望僧堂,焚香设拜,然后发过堂。”
  按典座之称,系取自“典床座”一语而来。《摩诃僧祇律》卷六云(大正22‧280a)︰“尔时,有比丘名陀骠摩罗子,众僧拜典知九事。九事者,典次付床座、典次差请会、典次分房舍、典次分衣物、典次分花香、典次分果蓏、典次知暖水人、典次分杂饼食、典知随意与堪事人。是名僧拜典知九事。”总典知九事者,称为知事。典座乃取其中“典床座”而立名。《大宋僧史略》卷中云(大正54‧245a)︰“典座者,谓典主床座,凡事举座,一色以摄之,乃通典杂事也。”今禅家称典斋粥者为典座,则为其义之转化。《祖庭事苑》卷八云(卍续113‧237上)︰“今禅门相沿,以立此名耳。”
  此项职务虽系掌理炊饭等杂役,然古来即颇受重视。多选高悟之士充任,以示在日常生活中办道之不容忽视。《永平清规》卷上〈典座教训〉云(大正82‧ 320a)︰“典座一职,是掌众僧之办食。禅苑清规云︰供养众僧故有典座。从古道心之师僧、发心之高士,充来之职也。盖犹一色之办道欤,若无道心者,徒劳辛苦,毕竟无益。”此外,隶属典座之下而受其使令之僧职,有饭头、粥头、米头、柴头、园头等。
  [参考资料] 《禅林象器笺》〈职位门〉;《翻译名义集》卷一;《景德传灯录》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