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内学年刊
支那内学院发行的佛教研究刊物,相当于该院的学报。据传共有六辑,然坊间所见,仅有四辑,1975年台湾坊间有流通本(鼎文版),将四辑结集成一册,即以“内学年刊”之名行世。其中所收诸文之作者,皆为支那内学院成员,亦为当时之著名佛教学者。如欧阳渐、蒙文通、吕澄、王恩洋、汤用彤、聂耦庚、熊十力、梅光羲等人。作者以居士为主,出家人甚为少见。兹列各辑要目如下︰
(1)第一辑︰今日之佛法研究、心学大意、中国禅学考、显扬圣教论大意、成立唯识义、杂阿含经刊定记、释迦时代之外道等。
(2)第二辑︰谈内学研究、龙树法相学、楞伽疏决、杂阿含经蕴诵略释、摄论大意、西藏传本摄大乘论、起信论唯识释质疑、阿毗达磨泛论、南传小乘部执、经部义、日本相宗古德著述略表等。
(3)第三辑︰支那内学院院训释、诸家戒本通论、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入论十四因过解等。
(4)第四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叙、南传念安般经、观所缘释论会译,集量论释略抄、因明正理门论本证文、因轮论图解等。
◎附︰内学序(摘录自《欧阳大师遗集》二)
范围之比例,因果之递嬗,天然之模仿,天下古今,世出世学,尽在乎是,是不可以已乎!虽然,有说。今吾且问,立范围者谁?宁不操柄而听其命!范围有量,量宁局是?范围有数,是数以外,何独无事?率尔操柄,是名武断,武断者不足以立范围;听命非创,非创者不足以立范围。宛转虚妄,无可凭据,吾复奈何而荧惑乎哉?因不以因起,是因以前因复有因,因则无穷;果不以果止,是果以后果更有果,果则无穷。无穷者莫可得而穷诘也,谁复有能疲薾神精媾结虚牝?如水呈形,如镇呈影,摄前遗后,显表晦里,语不足阐义,迹不足达旨,扣槃扪烛,璞周凤楚。悲夫!执一行一门者之汩汩沉沉无出期也,离诸根量宗因譬喻,我说因缘非第一义,三世佛冤,如言取义。是故,范围之比例,因果之递嬗,天然之模仿,学其所学,非吾党学。
处处经中皆作是言︰善男子,尔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此复云何?现证而已矣。共所成立,不由审取,地唯是地,非水火风,苦唯是苦,非乐喜舍,是名世俗现证。诸法非实,如幻如化,如焰如梦,如影如响,水月镜像,干城虚空,是为胜义现证。云何为现?三界分别,自心所现;云何为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世俗谓游方以外,吾学谓还灭自内,应如是学胜义现证,是名内学。现证云者,不可以骤得,不可以一概。禹鼎神奸,一览穷悉,如观无常,五蕴无常,刹那集显,是名现证。一真法界,周遍无外,应如是学,无外之内,是名内学。
吾所亲爱,如一子地,寒暑阴阳,凌蔑失序,一举一动,人之图己,恐恐惴惴,光天无之。吾之爱矣,奈何勿悲?悲之甚矣,日夜迫切以思,求所以医。岂秦人视越人之肥瘠,尽大地人皆吾一子,皆失其序,皆吾所悲,吾皆求医。医也者,学也。悲而后有学,愤而后有学,无可奈何而后有学,救亡图存而后有学。不如是而有学,其施也不亲,其由来也不真,其究也无归,唐其智力精神,危乎冤哉!天下有如是学,吾其愈益悲也。夫人心理咸其一致,如理者事在一己,如量者发由乎人,不可以不审。声闻缘觉,悲心微薄,是故声闻出定,不识食盐,缘觉化人,显通无二,钝之至矣,乌足以言佛!菩萨摩诃萨,生心动念,莫不皆悲,举足下足,无非是学,牛溲马勃,宝于芝苓,医方工巧,因明声明,但可致用,都非芜菁,惑执无边,慧解无边,过患不已,功德不止。三阿僧祇,岂有终极,其悲也大,故其学也大。应如是学,大往大来,是名内学。(吾尝论之,乱之兴也,自无悲始;治之萌也,自亲爱起。生心动念,唯私一己,天下忘矣;一举一动,环顾皆人,世界太平。食不抟饭,坐不横肱,比丘立戒,二百五十,多视大众,袪彼妨害。任教育者可以思矣,治学问者可以知矣。)
现证者,学之自体,悲者,学之缘起。然吾病病,又乌知乎人之病?吾亦常乐我净,又乌知乎无常苦空,无我寂静?吾亦遍计所执外物真实,又乌知乎幻化梦焰,影响虚空,水月镜像,乾闼婆城?以是因缘,又复须知,方便者,学之行轨。洪涛无梁,舟楫是从;径路虽绝,风云可通;亲办无因,同类有功;铜山西崩,响应洛钟;火腾阳燧,水液方诸;菩萨摩诃萨无漏种隐,有大方便引发胜品。曰圣言量,至心归命,危惧而不舍,不可得也,不此之往,又何之矣?搀已于其间,不可得也;吾如足智,先已知矣。归命曰信,一信以往,次解次行,大有事在。既非盲从,亦非臆度,研求有的,解无量也;既非冥行,亦非说食,遵道守辙,行无量也。随顺现证,趣向现证,临入现证,学之序也。多闻熏习熏此现证,如理寻思思此现证,修断转依依此现证,三慧渐顿,学之事也。无边沙界平等现证,尽未来际一味现证,学之至也。如此而已矣。支那内学院刊一年“内学”呈诸大雅,质诸同好。自今伊始岁其有。一星终矣,穮□获年。刊成,欧阳渐喜而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