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军荼利明王(梵Kuṇḍah,藏Thabs-sbyor)
密教五大明王之一,为南方宝生佛的教令轮身。“军荼利”是梵语Kunḍalī的音译,意译为“瓶”。由于在密教里,瓶往往是甘露的象征,所以此词又译作甘露军荼利。此一明王以慈悲方便,成大威日轮以照耀修行者。流注甘露水,以洗涤众生之心地,因此又称为甘露军荼利明王(Amṛiti-Kuṇḍali,阿密利帝明王)。又因为现忿怒像,形貌似夜叉身,所以也称为军荼利夜叉明王(Kuṇḍalī-yakṣas)。此外,也有“大笑明王”的异称。
此一明王的形像,通常作四面四臂,或一面八臂。依据《军荼利仪轨》所载,四面四臂形的脸部表情各有不同,正面慈悲、右面忿怒、左面大笑、后面微怒开口。全身青莲华色,坐磐石上。这四面四臂象征的是息灾、降伏、敬爱、增益四种法。另有一说谓指第七识之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的四种根本烦恼。至于一面八臂形,则头戴髑髅冠,有三目八臂。眼张大,作大瞋相,并有二条赤蛇垂在胸前。
军荼利明王法多用在调伏,或息灾、增益方面。如果修行者每天在食时、未食前,供出少分食物,然后念诵军荼利明王心咒七遍,则不论在任何处,都会得到此一明王的加护。此外,军荼利真言也往往可用来作修持其他密法的辅助,或作加持供物之用。
◎附︰〈军荼利明王法〉(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军荼利明王法,系以甘露军荼利明王为本尊,为息灾或降伏所修之秘法。又作甘露军荼利明王法,略称军荼利法。
欲修此法时,行者应先就阿阇梨受本尊之仪轨,于闲静处建立净室,然后净治其地,以瞿摩夷涂拭,再以白檀香涂曼荼罗(或圆或方、大小随意)。后将诸名花散于坛上,办涂香、烧香、饮食、灯明、阏伽。于室中安置本尊像,其面向西。瑜伽者面向东,全身委地作礼,诵密言,右膝着地,合掌当心,闭目运心观想虚空有无量无边尘刹海会诸佛菩萨,个个集会降赴瑜伽者处。又观想自己运心供养一一之尊,愍念漂流于六趣之含识及我以般若灯明除彼等惑缠。次结跏趺坐或半跏,诵诸密言,结印加持,从东方阿閦如来妙喜世界之大集会中,劝请本尊甘露军荼利菩萨及其眷属至道场。然后依上师所传仪轨(如《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如法修持。
[参考资料] 大村西崖《密教发达志》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