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分段生死


  指迷界凡夫所受的生死。又称分段死、有为生死。为“变易生死”(指超越轮回之圣者、菩萨,能自由自在选择生死)的对称。即三界中的生死、六道中的生死,具见惑、思惑之凡夫的生死。轮回于六道中的凡夫,随前生所作业之因,其寿命有分限,身体的大小有一定的限度,故称分段。《胜鬘宝窟》卷中(末)云(大正37‧48c)︰“言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短长也。”
  《大乘义章》卷八(本)认为分段生死有两种,即三涂之报的恶道分段,以及人天之报的善道分段。该书又在恶道分段立三阶之别︰(1)凡夫所受的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缘。(2)十住菩萨所受的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3)种性以上初地菩萨所受的生死,以恶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于善道分段亦立三阶之别︰(1)凡夫二乘乃至十住菩萨所受的生死,是以善业为因,四住为缘。(2)种性解行之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3)地上菩萨所受的生死,是以善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书中并详述其报尽的位次云云。
  另据《华严五教章》卷二所载,此分段生死,在小乘及大乘始教等处,所说不同。其文云(大正45‧491a)︰
  “若依小乘,但有分段身至究竟位,佛亦同然,是实非化。若始教中,为回心声闻,亦说分段至究竟位,佛身亦尔,然此是化非实也。若依直进中有二说︰(一)谓寄位显十地之中功用无功用粗细二位差别相故,即说七地已还有分段,八地已上有变易。(二) 就实报,即说分段至金刚已还,以十地中烦恼障种未永断,故留至金刚故,既有惑障,何得不受分段之身。”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说分段生死有四魔,即一二八根本烦恼、随烦恼的种子及现行的习气为“分段烦恼魔”。此魔所招之粗五蕴为“分段蕴魔”。五蕴终尽(即已死、将死及正死)为“分段死魔”。第六天子及彼眷属为“分段天魔”。
  [参考资料] 《摩诃止观》卷七(上);《法华经玄义》卷二(上)、卷六(下);《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末);《成唯识论演秘》卷二(末);《华严五教章》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