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加持(梵adhiṣṭhāna,巴adhiṭṭhāna,藏byin-gyis rlob-pa)
为护念、加护之意。意谓如来以不可思议力护祐众生。梵语adhiśṭhāna(音译作地瑟□曩),系于“站立”一词之动词语根“sthā”附加前接字“adhi”而成之名词。意指“侧立”之意,又有“住处”等义,转而用于加护之义。因此,自古多翻作所持、护念等。如《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云(大正9‧38c)︰“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又新译《华严经》卷六云(大正10‧26b)︰“佛所加持无有边,愿示此法令清净。”
然而,密教以“加”为加被之义,“持”为摄持之义。谓加持即表如来之大悲与众生之信心。亦即佛日之影现于众生之心水中,称为“加”。行者之心水能感佛日,称为“持”。并谓佛与众生之本性原是平等而且圆融,因此,如来之大悲大智应众生之根机而加被之,众生则受如来之加被力,两者遂能相应一致。此称生佛加持。又,行者依阿阇梨受灌顶,修三密妙行,使本尊之三密与行者之三业互相摄持,此称三密加持,或称三密瑜伽。
此外,加持有各种差别,实范《大日经要义》谓有法法加持、人人加持、人法加持、法人加持之别。另有同类加持(佛与佛的加持)、异类加持(佛与众生的加持)之别。此外,依时间先后,也有同时加持、异时加持之别。
后来亦有将加持转指消灭罪业或清净供物、香水、念珠等的咒禁作法。又,佛之威神力加及祈祷中之修行者,亦称加持,一般称此为加持祈祷,如祈安的带加持、消除亡者之罪的土砂加持即是。
[参考资料] 《大日经疏》卷一、卷九、卷十五;《大日经义释》卷十一;《即身成佛义》;《宗义决择集》卷九;《大日经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