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加行位
谓加功力进修之位。为唯识说所立五位中的第二位。又称加行道、方便道。即在资粮位之后,入第十回向,为住真唯识性,更修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之位。《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云(大正31‧734c)︰“方便道者,谓所有资粮皆是方便。或有方便非资粮,谓已积集资粮道者所有顺决择分善根,谓暖法、顶法、顺谛、忍法、世第一法。”
另依《成唯识论》卷九之意,于第一阿僧祇劫已圆满顺解脱分之善根的菩萨,为更入见道,住唯识性,而修加行之位,称为加行位。此位之菩萨未遣相缚,未断粗重缚,唯伏除全部分别起之能所二取的现行,及俱生起之二取的少分,而未能全伏之。其文云(大正31‧49a)︰“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
◎附︰印顺《辨法法性论讲记》(摘录)
“加行”是什么意思?广义的说,加行就是一种功用,努力去做。依这一意义来说,修行、修福、修慧都是加行。但加行有一特别意义,就是从凡入圣,所用(之)思惟,观察;修止,修(胜义)观,在没有悟入以前的一切,就是加行道。从凡夫到成佛,唯识宗分成五道︰
(1)资粮道︰广集无边福德、智慧资粮,菩萨要自利利他,备一切功德,所以凡是福德、智慧,应尽量去修集。依唯识说,这要修行一大阿僧祇劫。
(2)加行道︰分四位,暖、顶、忍、世第一法。四位时间不太长,就在一大阿僧祇劫的后期。
(3)见道︰经加行道的修习,现证法性,如实的体见了真理,名为见道位。
(4)修道位︰见道以后,随顺所悟而修习,名修道位,要经二大阿僧祇劫。
(5)究竟道︰修到究竟圆满了,究竟成佛,就是究竟道。这里说的,是加行道,要依大乘经如理作意,再经暖、顶、忍、世第一法,渐观二取都无所得,所修的加行,就是唯识观。一般说,先观所取性空;再观能取也不可得;达到了能取、所取都无所得,但还有无所得的空相现前;等到空相也泯寂不现,那就证悟了。
[参考资料] 《俱舍论》卷二十二;《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二、卷二十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七(本);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