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勤行
(一)谓勤于实践佛法,相当于八正道中的正勤,六波罗蜜中的精进。《僧伽吒经》卷三(大正13‧969c)︰“欲求涅槃者,当勤精进。”《无量寿经》卷下(大正12‧274b)︰“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又,《大智度论》卷八十一(大正25‧631c)︰“菩萨于忍中身心勤行四波罗蜜,是名精进。(中略)有二种精进︰(一)动相身心勤行,(二)灭一切戏论,故身心不动。”
精进有行善与不作不善两义,而“勤行”即相当于前者。
(二)日本佛教界谓朝夕二时在佛前诵经回向为勤行。其仪式称为勤式,其内容由宗派之不同而有异。有些宗派于每朝粥后诵〈大悲咒〉,日中诵《观音经》,晚间放参后诵〈楞严咒〉,有些则早朝诵〈楞严咒〉,日中诵〈尊胜陀罗尼〉;此外,也有宗派朝夕二时诵〈正信偈和赞〉。
另依《真俗佛事编》卷五载,看经勤行不拘朝夕二时,亦可于晨、午、昏、夜半四时,或晨、午、昏三时,或晨、昏二时,或六时中之任一时。
[参考资料] (一)《翻译名义集》卷四〈众善行法〉;《释氏要览》卷中〈勤懈〉;《优婆塞戒经》卷一;《十住毗婆沙论》卷五;《佛遗教经》。(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赞咏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