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化城寺


  安徽九华山之著名古刹。晋‧隆安五年(401)由杯度创建。唐‧至德年中(756~757)新罗僧金地藏(原名金乔觉)居此。相传金地藏为地藏菩萨应化身,九华山也因此成为地藏菩萨示现之道场。唐‧建中二年(781),受赐“化城”之寺额,辟为地藏道场。广场中央有月牙形莲池,相传为地藏之放生池。
  寺宇依山而建,雄伟庄严,气宇轩昂,为九华山四大禅林之一。后经多次战火摧毁,除藏经楼外,寺内建筑均为清代重建。现存寺宇为四进大殿,是重叠式青瓦硬山顶的四合院轴线对称布局,层层升高。其中藏经楼为明代建筑,内存明‧正统五年(1440)所印《涅槃经》、一套朱红色字体的手抄《华严经》,以及明神宗朱翊钧御赐的《大般涅槃经》一部。正殿天花藻井刻的九龙盘珠,为中国古代木刻艺术之精品。又,寺内有一古钟,高约三公尺,重两千余斤,系光绪年间(1875~1908)铸造。今寺内设有九华山历史文物展览馆。陈列佛教文物及明、清碑刻数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