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十五尊


  密教修持用语。真言行者身上应安布的十五尊。出自《瑜祇经》〈金刚萨埵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即︰
  (1)观身如佛形,以全身为佛身,此为理法身。
  (2)根本命金刚,指身为金刚萨埵身,此为智法身,此身摄五佛。
  (3)释轮以为座,以腰以下为金刚轮座,此是化身。或以帝释天所住的忉利天为座,是为曼荼罗坛。
  (4)多罗为二目,以从观音之眼而出的多罗菩萨为目;多罗为观音的眷属。
  (5)毗俱胝为耳,毗俱胝也是观音的眷属,与多罗摄羯磨部四菩萨。
  (6)吉祥为口舌,文殊菩萨以大智转法轮,故以之为口舌。或言文殊菩萨摄贤劫十六尊。
  (7)喜戏为鼻端,举八供养中之金刚嬉戏菩萨以摄八供养菩萨。
  (8)、(9)以金刚、观自在为两手臂,指以金刚部的金刚业为左臂,莲华部的观自在为右臂;即此二尊摄金、莲二部诸尊。
  (10)、(11)以三世不动尊为两膝脚,指以降三世为右脚,不动为左脚;此二明王摄四摄菩萨。
  (12)心为遍照尊,指胸为大日如来。
  (13)脐成虚空眼,脐为身之中心,可表法界之中心,而虚空眼即佛眼佛母,又表诸佛能生之德,故为脐轮;此尊摄外金刚部二十天。
  (14)虚空宝为冠,虚空宝乃宝部的金刚宝菩萨,即虚空藏;宝部表灌顶之德,故为顶。
  (15)相好金刚日,以金刚光菩萨为相好;此菩萨摄四波罗蜜菩萨,是一切如来自性之光明,故为行者之相好。
  真言行者一身具此十五尊,而此十五尊摄金、胎两部诸尊;如上所述则亦摄金刚界三十七尊。其次,配合胎藏曼荼罗来看,则(1)观身如佛形、(2)根本命金刚、(3)释轮以为座三者,即表中法身、右报身、左化身,为总的三部;遍照尊即中台八叶九尊;虚空眼是遍知院;吉祥为文殊院;多罗、毗俱胝为释迦院;降三世、不动为持明院;虚空宝即虚空藏院;苏悉地院中有不空供养法菩萨,因此嬉戏为苏悉地院;金刚表金刚手院、除盖障院;观自在表观音院、地藏院;金刚日则为八叶四隅的菩萨。
  [参考资料] 《瑜祇经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