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十大寺
(一)指唐太宗为追悼阵亡战士而建立的十所佛刹︰隋末群雄纷起,太宗几度亲临战场,出生入死,终于完成统一大业;贞观三年(629),为悼念战亡者,遂下诏择昔日激战之地十处建佛寺。翌年五月功成,乃命诸臣树碑于各寺,记述其由来。此十寺即︰
(1)昭仁寺︰建于幽州(河北北平);破薛誉之处,朱子奢撰碑。
(2)昭觉寺︰建于洛州(河南洛阳);破王世充之处,虞世南撰碑。
(3)弘济寺︰建于汾州(山西汾阳);破刘武周之处,李百药撰碑。
(4)慈云寺︰建于晋州(山西临汾);破宋金刚之处,褚遂良撰碑。
(5)普济寺︰建于莒州(山东临沂);破宋老生之处,许敬宗撰碑。
(6)等慈寺︰建于郑州(河南郑县);破窦建德处,颜师古撰碑。
(7)昭福寺︰建于洛州(河南洛阳);破刘黑闼之处,岑文本撰碑。
十寺中,唯上述七寺见于《大唐内典录》卷五及《佛祖统纪》卷三十九,其余三寺则名不详。或有加上建于起义地太原的太原、兴圣、义兴等三寺,而成十寺者。
(二)指日本延历十七年(798)所定的十所官寺︰包括南都七大寺及其他地方的三寺,即东大、兴福、元兴、大安、药师、西大、法隆、弘兴、四天王、崇福等十寺。
[参考资料] (一)《辩正论》卷四。(二)《元亨释书》卷二十三;《尘添壒囊钞》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