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十胜行


  (一)游戏自在菩萨所修的十种胜行︰即(1)一切法界以无量方便门普现众生胜行;(2)以无量庄严庄严一切世界普现众生胜行;(3)知出生一切众生界皆悉如化胜行;(4)于如来身出生菩萨身,于菩萨身出生如来身胜行;(5)于虚空界出生世界,于世界出生虚空界胜行;(6)于生死界出生涅槃界,于涅槃界出生生死界胜行;(7)于一众生音声出生一切佛法音声胜行;(8)于无量身门示现一身,于一身门示现分别一切诸身胜行;(9)以一身充遍一切世界胜行;(10)于一念中令一切众生出生无量无边法门成等正觉胜行。
  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九谓菩萨摩诃萨若安住此行,即得一切诸佛无上大智胜行。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则称此十种胜行为十种境界,指菩萨所行的境界,意义相似。
  (二)十地菩萨所修的十种胜行︰即“施”等十波罗蜜。《成唯识论》卷九谓十波罗蜜皆各具七种最胜,故名十胜行。七种最胜即︰(1)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2)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3)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4)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5)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6)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7)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论中谓若非此七最胜所摄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论中并谓(大正31‧51a)︰“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
  (三)得生梵辅天的十种行︰《俱舍论》卷十八谓(大正29‧97c)︰“有信正见人修十胜行者,便为生梵福。”十胜行指(1)为供养如来,建窣堵波于未曾有处;(2)为供养四方僧伽,造寺施园,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四事供养;(3)令失和之佛弟子和合;(4)于一切有情,普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5)为救母命舍自身命;(6)为救父命舍自身命;(7)为救如来命舍自身命;(8)于正法中出家;(9)教他人出家;(10)佛未转法轮时,能请转法轮。
  [参考资料] (一)《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二)《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本);《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二(中)。(三)《顺正理论》卷四十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十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