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半托迦(梵Panthaka,巴Panthaka,藏Lam-pa)
十六罗汉之一。又作半他迦、半托迦、半诺迦、槃陀迦、槃特、般陀、般兔。或称摩诃半托迦、莫诃半托迦、摩诃般陀。意译作道生、大路边生或大路。为中印度舍 卫城婆罗门之子,周利槃特之兄,通达书算等技艺,唱诵音声无不尽其妙,四明六作皆究尽其奥,具大智慧,有五百童子随从学习。后闻佛说法,即将家事托付其弟而出家,不久证得阿罗汉果。之后,其弟周利槃特也出家证果。
一般相信半托迦及其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住于三十三天,护持正法,饶益有情。唐‧贯休所画之像,系敷坐具趺坐于石上,法衣通肩,两手持经卷读诵。苏东坡作赞曰︰“垂头没眉,俯目注视,不知有经,而况字义。佛子云何,饱食昼眠,勤苦用功,诸佛亦然。”又,《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等将师置于十六罗汉中的第十位,而清乾隆皇帝《十六罗汉赞》则将师列于第十三位,且称之为巴纳塔嘎。
[参考资料] 《阿罗汉具德经》;《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一;《分别功德论》卷五;《寂照堂谷响集》卷九;《罗汉图赞集》;《佛像图汇》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