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华严寺(2)
韩国四大名刹之一。位于全罗南道求礼郡马山面。山号智异山。又称大华严寺。系缘起禅师(一说烟起)于新罗‧真兴王五年(544)所创建。文武王时代(661~680),义湘至此宣扬《华严经》,成为华严十刹之一。宪康王元年(875),由道言令重建。壬辰倭乱(文禄之役,1592)之际,寺宇全毁。李朝‧宣祖四十年(1606),碧岩觉性复兴重建,大举禅风。肃宗二十七年(1701),蒙敕额“禅教两宗大伽蓝大华严寺”。
寺内现存大雄殿、觉皇殿(国宝)、普济楼、冥府殿、圆通殿、灵山殿、凝香阁、寂默堂等。其中,觉皇殿前的石灯(国宝)、三层四狮子塔、东五层石塔、西五层石塔与圆通殿前的狮子塔等,均系新罗时代所建。此外,境内有石刻华严经板,系刻于殿阁的四壁青石之上,后毁于壬辰倭乱,今仅存断片千数百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