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华林寺
(一)位于广东广州市︰相传系梁武帝时(502~548)印度菩提达摩所建,故原名西来庵。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有慧坚老宿预言一0八年后,将有大善知识来此建立法幢。崇祯(1628~1644)初年,僧宗符应庵主之请,自漳州至此,起建道场,至清‧顺治十二年(1655),完成大雄宝殿等堂舍,引河流为功德水,植树为祇园,题额华林禅寺。宗符在此住持十七年,大述达摩西来宗旨,常垂三关语,闻者景从,归依者众。
清代,本寺与光孝、净慧、海幢、大佛等四寺合为广州五大丛林,然近已废颓不振。现仅存罗汉堂与天龙经堂两幢建筑。罗汉堂内塑有五百罗汉像,系清‧道光二十五年(18 45)该寺僧人所作,五百罗汉中的善注尊者,相传是元世祖时来华传弘耶稣教及西方科学的马可波罗。堂中央有丈余之铜铸阿育王塔。
(二)位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屏山南麓︰始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初名越山吉祥禅院,明‧正统年间(1436~1449)赐额,改名华林寺。原建筑殿、堂、阁、亭、寮等二十余处早已倾圮,今仅存大殿一座,系单檐九脊顶,面阔三间,进深四间,虽历经明、清两代重修,其主要梁架、斗栱等仍为宋代原物,为目前长江以南最古老之木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