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卑摩罗叉(梵Vimalakṣa)
东晋‧鸠摩罗什的戒律学授业师。《十诵律》的弘传者。又译无垢眼。罽宾国人。生性沉静有志,出家修道,苦节不倦。既而至龟兹弘阐律藏,四方学者竞集其门,鸠摩罗什亦从其受律。及龟兹乱起,乃避难乌缠。不久,闻罗什在长安弘扬经法,乃度流沙东行,于姚秦‧弘始八年(406)抵达长安。罗什迎而敬待之,师亦喜能远遇。
罗什示寂后,师游关左,止住于寿春石□寺宣扬毗尼,又重校罗什所译之《十诵律》五十八卷而开之为六十一卷。(《开元释教录》卷三说,师别出《十诵律毗尼序》三卷置之于其后,总成六十一卷)后赴江陵,在辛寺夏坐,开讲《十诵律》。时,同寺有慧猷就师受业。师既通汉语,学徒如林,乃使《十诵》律学大兴。
师曾应慧观之问而讲说律要,观记之而成《杂问律事》二卷。此书不久传至京师。当时僧尼竞相传写。时有“卑罗鄙语,慧观才录。都人缮写,纸贵如玉”之谚流传。师常养德好闲,弃谊离俗。后归寿春石□寺示寂,年七十七。时人称师为青眼律师。
[参考资料] 《出三藏记集》卷三;《高僧传》卷二、卷十一;《历代三宝纪》卷七;《大唐内典录》卷三;《英译大明三藏圣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