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卡尔里窟院(梵Kārlī)


  位于印度蒲那(Poona)与孟买(Bom-bay)之间的普格特山(Borghat)上。系印度遗存支提中之最大者,且为保存最完整者。其入口处为呈拱形的大门,壁上有精美的浮雕,内部则为支提式的大厅,有一座大型的舍利塔,两旁各有十五根大石柱。每根柱顶则作钟形,并雕有二头跪象及男女人物。刻法十分优秀。靠近入口处原先有两根约十五公尺高的石柱。左边的石柱地基极为宽敞,采圆筒式的构筑。柱顶有钟形平台,上有四只扛着圆轮的石狮。惜已遭破坏。右边的石柱因土崩而倾颓。据说兴建于西元1866年的爱克维罗寺(Ekvira),即座落于石柱的遗址上。
  本窟院的开凿年代不详,然据毗迦延提(Vaijayantī)地方的长者布达波罗(Bhūtapā-la)所记营建缘起的刻文,及其字体等推测,约建于西元初期。此外,窟院中另有西元二世纪中叶的刻文,其上记载案达罗王朝师利普鲁摩维(śrīpulumāvī)王时,善岁部徒众捐赠九室前殿给四方僧众(尤指大众部)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