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卧(梵śaya,巴sayana,藏ñal-ba)


  出家众的睡眠法。四威仪之一。即指右胁而卧,枕右手,舒左手,两足相累,正念思惟的眠卧法。诸经律于此多所记载,如《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五云(大正22‧507a)︰
  “佛言︰从今已后,当如是卧。云何卧?不听饿鬼卧,不听阿修罗卧 ,不听贪欲人卧。若仰向者阿修罗卧,覆地者饿鬼卧,左胁卧者贪欲人卧。(中略)当正思惟业,至中夜乃卧,以右胁着下如师子王卧,累两脚,合口,舌柱上腭,枕右手,舒左手顺身上,不舍念慧思惟起想,不得眠至日出,至后夜当起正坐思惟己业。若夜恶眠不自觉转者无罪,若老病、若右胁有痈疮无罪。比丘卧法应如是。”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云︰卧有五事,即(1)当头首向佛,(2)不得卧视佛,(3)不得双伸两足,(4)不得向壁卧,亦不得伏卧,(5)不得竖两膝、叠两足。又,《十诵律》卷四十五等,记载不得卧于灯明中,且说无病者不得白昼卧。此外,《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五说卧时,应先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无常。其他诸律也说卧时当住正思惟、念六念等。
  密教之卧时作法等,则异于上述诸说。如《金刚顶义诀》卷上云(大正39‧809a)︰“若寝息时,想入金刚三昧,谓心寂静如入涅槃,当想自身为五智印相而光焰围绕,然后随意寝息也。”此外,藏密中之“梦观成就法”(明行道六成就法之一),即为睡眠时之修行法。
  至于卧具,梵语作śayanāsana(巴saya-nāsana),又译敷具。《南海寄归传》卷二〈衣食所须〉云(大正54‧213a)︰“作褥之法有其两种,或缝之作袋,贮毛在中;或可用丝织成,即是氍毹之类。其褥样阔二肘、长四肘,厚薄随时。自乞乃遮,他施无罪。全不许用,大事严科。”又,依《四分律》卷七所说,僧尼之卧具禁用蚕锦、羊毛。若作新卧具,应使之得耐用六年,若于六年以内故舍旧卧具,制新卧具者,犯舍堕罪。
  [参考资料]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四;《桧尾护摩略钞》;《乳味钞》卷十九;《作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