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印可
(一)指佛陀、禅师或密教上师对于后学者之说法,或得法的认可︰在禅宗,禅师洞观修行者之心地,而对机法圆熟者给予印可。此则表示其修行完成,可继承师家衣钵。不过所定标准因宗派而有不同。在密宗,则称传自本寺的相承法脉,或一派传授终了,授其极位者为印可。但一般皆指印法灌顶而言。此外,依经典中所载,佛在印可弟子之所说时,多许以“如是”之语。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云(大正37‧271b)︰“若称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说是义不如是。”
(二)指对于认识对象必详细思维后而定︰如《俱舍论》卷四云(大正29‧19a)︰“胜解谓能于境印可。”
[参考资料] 《维摩经》卷上〈弟子品〉;《大日经》卷三〈悉地出现品〉;《梅尾祥云全集》第二册《秘密事相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