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印坏文成


  譬喻语。镕愿印,然后以印置于泥土上。久之,蜡印自然毁坏,而其所印于泥土之文迹则仍残留。此谓之印坏文成。经论中多用以譬喻生命之生死相续状态。亦即对于十二因缘之相续循环之理,所作的譬喻性说明。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九云(大正12‧535c)︰
  “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而是蜡印,不变在泥。文非泥出,不余处来,以印因缘而生是文。现在阴灭,中阴阴生,是现在阴终不变为中阴五阴。中阴五阴亦非自生,不从余来,因现阴故,生中阴阴。如印印泥,印坏文成,名虽无差而时节各异。(中略)中阴灭坏,生后五阴,如印印泥,印坏文成。”
  此外,净土宗对此语另有一解。如《安乐集》卷上(大正47‧11b)︰“譬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此中,蜡印即譬喻十念相续,印泥则譬喻积习成性,印坏乃喻色身的断灭,文成喻往生净土。
  又,《摩诃止观》卷九,亦以过去之无明业比喻为蜡,以现在父母之精血比喻为泥。由于过去世之业不能久住不变,故谓“印坏”,而现在世托识而生之名色又俱足,故谓“文成”。
  [参考资料] 《大智度论》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