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印简(1202~1257)
宋末元初临济宗杨岐派僧。俗姓宋。法讳印简,字海云。山西宁远(山西省五塞县,一说岢岚县)人。七岁随父习《孝经》。后师事中观沼,十一岁出家受戒。沼示寂后,复参燕京(北京)大庆寿寺之中和璋,获其印可,成为嗣法弟子。初于兴州(山西省)仁智寺弘化,后往来于□阳兴国寺、兴安永庆寺等华北名刹,并应元室所请,居燕京大庆寿寺,曾任永庆、庆寿二寺住持。
元太宗九年(1237),获赐号“光天镇国大士”。脱列哥那元年(1242),至世祖忽必烈(时为太子)府邸,宣说佛法,授菩萨戒。定宗二年(1247)任僧统,于昊天寺为国祈福,后应太子合赖察之请,住和林(山西省)太平兴国寺。逮宪宗即位,师奉命掌天下释教。宪宗六年(1256)正月,在昊天寺举行法会。四月,获世祖亲赐金柱杖及金缕袈裟。七年(1257)四月四日因病示寂。年五十六。谥号“佛日圆明大师”。建塔于燕京大庆寿寺傍。著有《杂毒海》一书,现已亡佚。
师备受元朝尊崇,虽获赠赐甚丰,然悉数用于建寺、斋僧、济贫等利生之事。尝谓实践体验孔孟之道,为万世帝王之法。不偏佛教一隅,乃辅国之要。当时元代正值草创,师所言对元朝之汉族政策多有启发,堪称元代初期佛教界的中心人物。
[参考资料] 程钜夫《雪楼集》卷六;《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一;《五灯严统》卷二十二;《佛祖纲目》卷三十九;《五灯全书》卷二十二;《元史》卷三〈宪宗本纪〉、卷四〈世祖本纪〉;《新元史》卷一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