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只管打坐
意指不杂他念、不参公案而一心专注坐禅。为日本曹洞宗宗祖道元之禅法的最大特色。又作祇管坐禅。亦即不管坐禅有何意义与条件,但从无所得、无所悟之立场去实践坐禅。《缁门警训》卷六(大正48‧1071c)︰“莫只管册子上念言念语讨禅讨道。”《禅关策进》(大正48‧1103a)︰“不管得力不得力,昏散不昏散,只管提撕去。”
日本曹洞宗开祖道元,秉承中国默照禅之传统,继承天童如净“参禅即打坐”的意旨,而特别强调“只管打坐”之法门。道元之佛法,系主张远离吾我之心念,放下身心,只管打坐,使自己全体成为一整体而入佛之大海。而此道只在于一味地专注坐禅。即坐禅、尽力坐禅始能会得。也就是在专心一意持续坐禅之中,能不知不觉达到身心脱落的境地。如道元在《正法眼藏》卷七十二云(大正82‧243c)︰“先师古佛云︰参禅者,身心脱落也,只管打坐始得。不要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
又,道元《正法眼藏随闻记》就得道系以心求得或以身体得之问,谓如能全然抛弃心之念虑知见(即知识、见解等),只管打坐,则能得道。因此,得道乃以正身得也。由此应当专心坐禅。再者,《学道用心集》〈参禅可知事〉条云(大正82‧4a)︰“聪明不为先,学解不为先,心意识不为先,念想观不为先,向来都不用之,而调身心以入佛道也。”即认为应丢弃一切心思,而以一心一意坐禅为第一要事。此外,道元认为不可为自己的名利而学道,亦不为成佛而坐禅,而主张为此身、此心专注坐禅。
[参考资料] 《普劝坐禅仪》;《正法眼藏随闻记》卷一、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