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同世五师


  即佛灭后百年(即阿育王时代),出自优婆□多(Upagupta)门下的五位高足。相对于“异世五师”。又称横五师。其名为︰昙无德、萨婆多(或摩诃僧祇)、弥沙塞、迦叶遗、婆粗富罗。由于此五师对戒律之见解各异,遂产生《四分律》《摩诃僧祇律》《十诵律》等五部异说。
  关于五部之名称,《三论玄义》云(大正45‧10a)︰“同世五师者,于优婆掘多世即分成五部,一时并起,名同世五师。(一)昙无德、(二)摩诃僧祇、(三)弥沙塞、(四)迦叶维、(五)犊子部。”《大乘玄论》卷五云(大正45‧65a)︰“经言五部者,佛三藏中毗尼藏多有此名。又十八部中五部盛行。五部者︰(一)萨婆多部、(二)昙无德部、(三)僧祇部、(四)弥沙塞部、(五)迦叶唯部。”
  此外,有人又谓五部系指法藏部、说一切有部(或大众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五部。可知诸说纷纭。
  [参考资料] 《律宗纲要》卷下;《佛藏经》卷中;《出三藏记集》卷三、卷十二;《翻译名义集》卷十;《律宗琼鉴章》卷六;《三论玄疏文义要》卷二;《三论玄义诱蒙钞》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