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同体大悲
谓佛、菩萨达观法性一如之理,视众生如同己体,而产生拔苦与乐、绝对平等的悲心。《大般涅槃经》卷十六云(大正12‧458c)︰“譬如父母见子遇患,心生苦恼,愍之愁毒,初无舍离;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见诸众生为烦恼病之所缠切,心生愁恼,忧念如子,身诸毛孔血皆流出。”
《普贤金刚萨埵略瑜伽念诵仪轨》云(大正20‧532a)︰“我身既成普贤菩萨,发此心时,成就无边解脱。观一切有情,自他无别,同体大悲。”
《摩诃止观》卷六(上)云(大正46‧75c)︰“起大慈悲,爱同一子。今既继惑入空,同体哀伤倍复隆重,先人后己,与拔弥笃。(中略)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即是同体大悲。”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之二云(大正46‧339c)︰“同体哀伤者且约出假。见众生苦同于己苦,名为同体。非谓无缘同实体也。”
此外,诸佛同证真如所起的慈悲,亦谓同体大悲。此乃由于所证相同,故其慈悲相等无异。
[参考资料] 《法华经玄义》卷四(下);《华严经疏》卷三十七、卷四十五;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