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吴道子
唐代画家。东京阳翟(河南禹县)人。初名道子,后改称道玄。年少家贫,游洛阳,从贺知章、张旭学书法不成,改而习画。年二十即已穷究画艺之妙,以画蜀道山水闻名于世。
氏初仕宧于唐玄宗,任衮州瑕丘尉,不久奉召任内教博士。所画题材范围广泛,有佛像、鬼神、人物、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等,笔法超妙,人称百代画圣。早年行笔稍细,中年磊落浑古,所画山水迥然特出,人物八面生动。傅彩时于墨痕中略施微染,犹如景物重现,世称吴装。《唐宋八大家文》卷二十四曾推崇他在画坛的地位可与诗坛杜甫、文坛韩愈、书法颜真卿相比拟。
氏平生好读《金刚经》,颇涉猎佛典,精绘佛像。相传曾在东京景公寺画地狱变相,时人见之皆畏罪修善。屠沽鱼罟之人因此转业者不在少数。
氏之遗作,至今仍有留存。《佛祖统纪》卷四十云(大正49‧375a)︰“今世有石本道子观音。”恐系指湖北玉泉寺保存的石刻观音像。又,日本京都东福寺所藏之绢本着色释迦三尊像三幅,自古被视为其遗墨,宗三十二年(1899)被指定为国宝。
[参考资料] 《酉阳杂俎续集》卷五;《五杂俎》卷七;《太平广记》卷二一二;《世说新语补》卷十六;《列仙传》卷六;《琅玡代醉篇》卷一;《大明一统志》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