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吽(梵huṃ、hūṃ)
音译又作乌□、呼□、虎□、户含、□等。在密教中,为金刚部的通种子字,也是诸天的总种子字,被视为真言密语,而用于陀罗尼。有能满愿、三解脱,或摧破、能生、恐怖等义。《慧琳音义》卷十所说的“如牛吼声,或如虎怒胸喉中声也”,乃源自野兽的吼声,是在考虑、疑问、忿怒、叱责或恐怖时所发出的声音。
真言宗依《理趣释》卷上之说,认为吽字具有特殊深义。其说如下(大正19‧609c)︰“吽字者,因义。因义者谓菩提心为因,即一切如来菩提心,亦是一切如来不共真如妙体恒沙功德皆从此生。此一字具四字义,且贺字以为本体,贺字从阿字生,由阿字一切法本不生故,一切法因不可得。其字中有污声,污声者一切法损减不可得,其字头上有圆点半月,即谓么字者,一切法我义不可得。我有二种,所谓人我、法我,此二种皆是妄情所执,名为增益边,若离损减增益,即契中道。”
日僧空海撰著《吽字义》一书,详述吽字的字相、字义,说︰此吽字由阿、诃(贺)、污、么四字合成。其中,“阿”是法身之义,“诃”是报身之义,“污”是应身之义,“么”是化身之义,举此四种即足以涵摄诸法。又说吽字同时具有下列诸德︰(1)诠显诸法之实相最胜,(2)是菩提心的种子,(3)是诸法能生的根本,(4)能摄因、行、果等一切诸法,(5)由大日如来授予金刚萨埵,师承分明,(6)是两部不二的字,(7)是金刚萨埵的种子,(8)以摩多体文最后的诃字为本体,(9)是金刚部的通种子,展现出意密的殊胜,(10)为一切真如等所依。
[参考资料] 《秘藏记》;《吽字义撮义钞》卷下;《即身成佛义显得钞》卷上;《尘添壒囊钞》卷十三;《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