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周利槃陀迦(梵Cūḍapanthaka,巴Cūḷapan-thaka,藏Lam-phran-bstan-pa)


  佛陀弟子之一。又作周利槃特、注荼半托迦、昆努钵陀那、周利般兔、朱利满台,略称般特、般陀、般兔。意译小路边生、蛇奴、小路或髻道。由于生性愚钝,因此又被谑称为“愚路”。其母为王舍城长者之女,因与男奴私通而流寓他乡,后于路边产下二子,均以路生(Panthaka,即槃特)命名。兄名摩诃槃特(Mahāpanthaka),弟即周利槃特。兄弟二人先后出家,为佛陀弟子。
  师禀性鲁钝,尝随其兄受一偈,经三月犹未能诵,乃遭兄驱逐。时,释尊遥知,遂授与一简短之偈颂,令其于拂拭尘垢时反覆念诵,因而业障渐除。一日豁然开悟而证得阿罗汉果。证悟之后,具大神通,能示现各种形像。依《四分律》卷十二所述,师尝现大神力,为六群比丘尼说法。
  又,师为十六罗汉之一,与其一千六百阿罗汉眷属共住于持轴山,护持正法,饶益有情。唐‧贯休尝为师画像,其形像为身坐于枯树中,举左手,手指或屈或伸。。苏东坡为作赞曰︰“以口说法,法不可说。以手云人,手去法灭;生灭之中,自然真常。是故我法,不离色声。”
  [参考资料] 《增一阿含经》卷八、卷十一;《处处经》;《法句譬喻经》卷二;《出曜经》卷十九〈马喻品〉;《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阿罗汉具德经》;《十诵律》卷十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