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唐招提寺
日本律宗总本山,位于奈良市五条町。南都七大寺之一。又称招提寺、唐律招提寺、建初律寺等。系唐‧鉴真所创。天平胜宝六年(754),鉴真率门人至日本,深受圣武天皇推崇,获赐新田部亲王之旧地,遂于此地营建律寺,作为研究律学的道场。天平宝字三年(759)落成,孝谦天皇勒额“唐招提寺”。其后,备受坛天皇的鼎力协助,寺域逐渐扩大。平安中期左右,寺运逐渐衰退。宽正二年(1244),觉盛住此寺,一新寺规,世称中兴之祖。室町末期,寺运再度衰落,江户时代以后渐次复兴。
本寺有颇多优美的建筑与雕刻,深具美术价值。如金堂系四种流派混成的大建筑,屋顶饰有鸱尾,为奈良时代唯一的金堂遗作,其内置有卢舍那佛、千手观音、药师如来等佛像。又,讲堂为和铜年间(708~715)的平城京朝集殿,内有镰仓时代的弥勒像。其中,有被称为“唐招提寺样”的木雕佛像。此外,开山堂置有鉴真和尚坐像,为奈良时代干漆肖像雕刻的代表作。寺中亦藏有纸本着色《东征绘传》与古写经等文物。
[参考资料] 《宋高僧传》卷十四;《唐大和上东征传》;《续日本纪》卷三十四;《日本后纪》卷十七、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