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u)
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此时的“善”,系对信佛、闻法、行善业者之美称。窥基《阿弥陀经通赞》则云,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语优婆塞、优婆夷之译,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
《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善男子经〉云(大正2‧275a)︰“有不善男子、善男子,(中略)云何为不善男子?谓杀生者,乃至邪见者,是名不善男子。云何善男子?谓不杀生,乃至正见,是名善男子。”《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第十四章载,有三种善男子、善女人,于甚深义离自毁伤,生大功德入大乘道。何等为三?一者自成就甚深法智,二者成就随顺法智,三者于诸深法不自了知。
此外,净土系诸师对“善男子”一词亦有特殊解释。如《阿弥陀经》云(大正12‧347b)︰“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对此,袾宏《阿弥陀经经疏钞》举二义,谓善男子、女人之“善”有二义,一是宿生善因,一是今生善类;“男女”者,则总指缁素利钝及六道一切有缘之众生。盖凡一切男女,今得听法者,必有宿善,故云善男、善女。又于经闻佛名信心念佛者,亦是善人,故云善男、善女。后代注释家依此二说者甚多。然法然《阿弥陀经经释》则谓善男子、善女人乃指念佛行者。
此外,大乘经典中,呼菩萨时,多称善男子,呼比丘时,多呼其名。然有时亦以“善男子”称呼比丘,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七〈跋迦梨经〉云(大正2‧3 47b)︰“跋迦梨善男子,不住神职,以刀自杀。”
[参考资料] 《大品般若经》卷八;《无量寿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