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噶厦(藏bKa’ shag)


  此词之藏语原意为“发布命令的机关”。此处则指西藏达赖喇嘛甘丹颇章政府原来的统治机构。西元1959年三月被中共政权解散,改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职权。
  关于噶厦政府的形成过程,大抵如下所述︰1642年(清太宗崇德七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在蒙古固始汗的支持下,击败当时统治卫、藏的藏巴‧第司噶玛丹迥旺布,而统一全藏,成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来,五世达赖应顺治皇帝的邀请,至北京获赐“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的封号,以及四体合璧的金印“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之印”,乃使达赖在西藏之统治机构,成为获有诰书及印鉴的西藏地方政府,直接受清朝政府管辖。1751年(乾隆十六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执政时,始设立噶厦此一统治机关。
  噶厦分由四位噶伦(一僧三俗)主持。彼等秉承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之意旨,共同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噶厦下设译仓(秘书处)、仔康(审计处)及若干勒空(办事机构),分别管理不同事务。其组织系统略如下表︰
     ┌─各地基恰公署──各地宗政府
     ├─仔康(审计处)
     ├─译仓(秘书处)
     │┌欧   康 管理货币的发行
     ││扎   康 管理西藏地方的邮政
     ││达 尔 康 管理藏境内的电报
   ┌噶┤│门 孜 康 管理医药及历算
   │厦││竹 珠 勒空 管理西藏地方粮食贷放
   │ ││玛 基 勒空 藏军司令部
   │ ││扎 西 勒空 管理印铸纸币和电厂等
   │ ││喇 恰 勒空 管理收入及一切开销
   │ ││拔 昔 勒空 征收新增地粮
   │ └┤协尔邦勒空 管理刑事案件
   │  │拉 涅 勒空 管理政府总务及神像等
  达│  │朗 仔 厦 拉萨市政府
  赖│  │阿 比 勒空 管理培修房屋
  喇│  │颇 康 勒空 管理军粮
  嘛│  │索 南 勒空 征收新增地粮及管理移民
   │  │杂 涅 勒空 管理草料
   │  │糌 谢 勒空 拉萨传召时供给糌粑
   │  │甲 擦 勒空 管理茶盐税收
   │  └朗 昔 勒空 管理调查各地马牌与“乌拉”
   │  ┌僧   噶 管理达赖的集侍卫工作
   │  │卓 尼 钦波 管理传达达赖的命令和接待宾客
   │基 │雪   业 管理布达拉宫的仓库
   └恰─┤仔   恰 管理布达拉宫总务
    堪 │森 本 堪布 管理达赖服装及卧室
    布 │索 本 堪布 管理达赖饮食漱洗等事
      └却 本 堪布 管理达赖诵经方面事务
  ◎附︰格吉巴‧旦增多吉撰、卓玛译〈原西藏地方政府机构〉(摘录自《西藏研究》杂志1989年第二期)
  行政机关及其职权范围
  原西藏地方政府机构,是在创立甘丹颇章政权后,为适应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最初的机构形成、发展的经过是︰在五世达赖喇嘛亲政以后,第一任第司索南饶登(亦称索南曲培或嘉罗群则)从藏巴第司的十六条法律中舍去三条,定为新政权的十三法典,继承萨迦政权时期十三个部门的编制。到藏历第十一绕回的铁鸡年(1681),第司桑结嘉措在萨迦时期所创立十三个部门的基础上又新增添了一些部门,成为二十一个,并新订《法典明镜》作为准则,载有应遵循的具体条文。根据其中“应维持法律十六条疏解的精神,公平办事”的记载,估计其中附有一法典注疏。从此有了较为系统的法规,组织机构也日趋完善。这些从以下介绍的萨迦十三个部门和两位第司规定的法规及机构条例可以得知。
  众生怙主圣法王时期萨迦派推行的十三个部门包括︰司膳、司寝、司祭;知客、司书、管家;厨师、敬膳人、陈坐人;马夫及马匹、□牛、家犬等管理人员。
  第司索南饶登时的十三法律是︰地方官吏律、审案真假律、逮解法庭律、重罪肉刑律、警告罚锾律、胥吏借给律、伤人抵罪律、狡诳洗心律、盗窃追赔律、奷污罚锾律、半夜前后律、杀人命价律等。
  第司桑结嘉措规定的法典《清明晶镜》二十一条是︰(1)摄政王或第司的工作,(2)公职人员的工作,(3)大臣或丞相(噶伦)的工作,(4)军官和达本的工作,(5)法庭的工作,(6)卓尼的工作,(7)缮写者的工作,(8)物资供应者的工作,(9)孜康的工作,(10)马、牛官的工作,(11)孜雪管家及市民监的工作,(12)饮食、起居管理人员的工作,(13)匠业及乌拉管理人员的工作,(14)内传达或守卫人员的工作,(15)香灯师的工作,(16)羌地达绕卡(类似民兵头领)、草柴房垫等零碎事务管理人员的工作,(17)去四方的商人及使臣的工作,(18)收粮官的工作,(19)传令者的工作,(20)驻守各宗官员的工作,(21)驻守各溪卡的工作。
  从以上可以看出,甘丹颇章政权创立后,法律、法规逐渐完善起来的过程。此后西藏的经济基础有了发展,在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同时,1721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从青海返回西藏,清朝皇帝派遣大批官兵随从护送。自到拉萨时起,钦差驻藏大臣常驻拉萨,监察指挥藏事。1751年开始设置噶厦,同时规定了善后章程十三条。1791年,廓尔喀军先后侵扰西藏,中央政府派遣以付司中堂为首的官军驱逐了侵略者。此后,军队驻守西藏,并于1793年整顿西藏的各项制度,规定了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内容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见《水牛年文书》)。这样,西藏的行政编制、职权制度变得更加完整。下面对行政机构的人员及其职权范围等方面逐一进行介绍︰
  布达拉宫孜噶
  会集于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日光殿的门外过道。这是达赖喇嘛跟前孜仲(僧官)们的僧官茶和各种典礼的聚集处,称之为孜噶。孜噶的首脑是“孜堪准钦哇”,或称“卓尼钦姆”。其下设孜准十六人、侍卫四人。僧官茶聚散是五世达赖喇嘛时由于侍僧人数很少,所以让其常驻布达拉宫,有由政府长期发放酥油、糌粑的惯例。到七世达赖时,侍僧和仲科尔一样同属于政务人员,从此产生了孜仲这一名称并延续了下来。聚集饮僧官茶的时间约两小时,也就是达赖喇嘛进行各种政教活动的时间。每天早晨十一点全体孜仲、雪郭、“值班”噶伦(在罗布林卡由噶伦轮流担任)、孜恰、抬轿头人等会聚来饮僧官茶,各自按照里外座位入席,不得有误。森噶手拿念珠,维持纪律,其余则不能手持念珠之类,也不能谈论、喧闹,尽量保持良好的秩序。
  以上“孜噶”领头官员各自的职权范围是︰
  卓尼钦姆︰指挥僧官茶及日常、增加的活动;向达赖喇嘛汇报重要政事,除需通过基巧堪布外,其他来访求见者汇报等,事无巨细均需通过卓尼钦姆;传达达赖喇嘛的谕示。同样,对于新提僧俗官员的求见、大寺喇嘛、活佛等人的求见,以及汇报外出返回、启程人员等,每天如实具报,请求事前三天通知,予以接见。根据达赖喇嘛的批示向孜噶传达公职人员的增添和撤销。对于撤销职务(降职)的四品以上官员,收缴其官帽、制服、彩靴,若属开除公职,则剥去孜仲的服装,弄散仲科的发髻,剥去帽、服、靴撵出。其他如噶厦政府对公私等各方面汇报的呈文经达赖喇嘛审阅后,交给噶准,巡视各机关能否按时上下班,在工作需要时,召集各机关管理人到孜噶作统一布置,也是卓尼钦姆的职权。
  孜卓︰安排求见者的先后秩序、挂咒结、起草呈文,在客单上记录每天的活动(一种日记,供以后研究有些什么惯例及撰写达赖喇嘛传记的重要依据)。从各永备库中入出物品时,需带着达赖喇嘛的印章,作为布达拉宫的代表前往。对违法者需要进行没收时,去加盖“活扎玛”印章查封。代表达赖喇嘛参加拉萨三大寺大喇嘛、活佛等的入寺及命名(学过一段经后,在各扎仓、康村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规定布施活动)活动。
  森噶︰四森噶常驻孜噶,担任达赖的警卫,在平时的僧官茶及新年等大典时还得维持纪律,对于不守纪律者,有权责打。
  雪噶
  此为历代摄政王、司伦控制并发号司令的机构。自藏历第十一绕回水马年(1 642)五世达赖亲政后,任命第一任第司索南饶登至台吉颇罗鼐之子珠尔墨特那木扎勒之间,历任第司的大部份命令就发自布达拉宫,然而当时没有正式形成“雪噶”这一名称。藏历第十一绕回之火牛年(1757)第七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乾隆皇帝任第墨德勒嘉措为藏王,从此有了“雪噶”一词。这一机构的头领有“乃卓”(为藏王接待宾客的首席知宾)堪穷一名、雪准(摄政知宾)四名(五品官)、森噶两名。这些人任务与孜噶相同。这里对与雪噶机构有联系的藏王、摄政、司伦等产生的过程稍作介绍︰在未找到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一段时间里,称代理西藏政教者为代理藏王;转世灵童坐床后,执掌西藏政权者被称之为摄政。不管是代理藏王还是摄政,均如同达赖喇嘛对全西藏进行政教统治。代理藏王、摄政在任期内佯装政府与生计融为一体,有收支均直接向政府孜雪强佐缴纳、领取的惯例。但他们掌政后,不仅将所有礼品据为己有,而且又得到大量地产、房产、人口等奖赏,致完全成为经济暴长的各大喇章和具有呼图克图封号地位的大喇嘛。
  司伦︰藏历第十五绕回的土鸡年(1909),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先后任命谢扎、雪康、仓钦、朗敦为司伦。其办公地点在雪噶,与摄政王相同。其职权是需对噶厦及译仓等送来的各类文件呈文等进行研究、修改后,呈报达赖喇嘛。与噶厦共同研讨达赖的旨意,签署实施严刑的计划。根本解决问题的权力,比噶厦大。另外,曾经有过代理司伦一职。这是藏历第十六绕回的铁虎年(1950),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曾任命过一僧一俗的代理司伦,其职权、办公地点与正式司伦相同。
  基巧噶厦
  拉萨大昭寺的四面有象征息、增、怀、伏四业的四个机构,其中南方增业机构是噶厦。噶厦之办公地点在大昭寺南门楼上。藏历第十绕回之铁牛年(1721),康熙皇帝首次任命代青巴图鲁、贝子阿尔布巴多杰结布、公隆布鼐扎西结布、台吉扎尔鼐、颇罗鼐索朗道杰为噶伦。他们一起统治了七年,但是实际上没有噶厦,最终因诸噶伦不合,阿尔布巴、隆布鼐、扎尔鼐失败,颇罗鼐父子执政期间,也没有形成噶厦政府。后来在藏历第十三绕回之铁羊年(1751),根据清朝乾隆皇帝要由达赖喇嘛执掌政教两权,任命四名噶伦辅佐达赖喇嘛的圣谕,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执政时,新创了噶厦这一机构。
  自此,首任噶伦是︰多仁诺颜班智达贡布欧珠绕登、吞巴石曲次旦、多喀尔夏仲次仁旺杰、孜准达罕尼玛坚参。噶厦创立当天,达赖喇嘛专程来祝贺的同时,奖给噶厦以“思希德基”印章,允其统治全藏。后来噶厦政府又仿制了称为“德基古旬”的印鉴,由噶伦们外出多基(昌都总管)等地办事时随身携带,对全体文武官员发布命令。
  噶厦的职权是︰指挥并解决达赖喇嘛以及摄政王所布置的所有文武机构的事务,不仅各宗、溪向政府缴纳的金银、粮油等收入簿,以及属于官府、贵族、寺庙三方的地产、房产、人口等析产文约等有重要依据的文件要加盖噶厦印章,而且各机构所需用粮、钱等也要通过噶厦,且根据盖有印章的和条子才能领取。布告、路条等也要加盖官印。制定大、中之类的计划后,需呈报达赖喇嘛批准。还有对各宗溪公私事务的呈报人进行答覆,对诉讼私事者,仔细判断,有审批判决文书并加盖印章的职权。遇到如疆界、军事等重要事务,孜雪各大机关人员的任命时,在会同驻藏大臣进行协商、请示达赖喇嘛的同时,需上禀皇帝奉准,对疆界、军事以及一些棘手的问题,如能召集基巧堪布、八个仲孜讨论协商予以解决,最好;如不行,则要召开全藏大、中、小型会议,将所提意见呈报达赖喇嘛决断。在封存布达拉宫财神库和茶差时,以噶伦为主对收支情况进行专门登记后呈报达赖喇嘛。噶厦政府是权力很大的总机构。以上职权由四位噶伦共同协商行使。四位噶伦以下设噶厦顶、雪两个办事机构︰顶称为“准仲康”,由两个噶仲(秘书)、三个噶准(噶厦传达官)组成;雪由三个仲科(噶厦的俗官)组成,称之为“噶厦雪巴”,有两个办事机构。四位噶伦每人带一个雪仲(俗官)作为随从,叫做“噶巴”。从事汉藏文书翻译,由哲蚌寺公上派遣的噶厦房产管理员等也在噶厦工作人员之列。
  下面介绍以上职务的职权行使范围︰
  噶仲︰根据噶伦的命令,完成与上述噶厦职权有关的行文、计划草案等。保管并使用噶厦的印章。
  噶准︰汇报政府各级机关官员远行前的动身、返回后的情况,并需立刻在客单上记载事前两天通知;根据噶伦们的嘱托,安排前往各宗溪的普通仲科的工作;向噶伦引见来噶厦警卫地的书面和口头申诉者;在客单上记录噶伦们每天所处理的事务;对噶厦需向达赖喇嘛呈报的各种文件,编成目录,送交孜噶的卓钦。
  噶巴︰四位噶伦每人可带一个噶巴。噶巴负责噶伦们从公馆至噶厦办公处的迎送及安全。噶伦集会时,常在会场维持纪律,而且保管噶伦的饮茶碗。当噶厦的膳食员戴着蒙古帽,佩带汉刀、碗套等,从银茶壶倒茶时,由噶巴承接、放好。简言之,即使噶伦们大小便也要给他们戴上帽子,进行迎送等服务工作。
  噶厦雪巴(雪仲)︰由小六品的三个仲科组成的这个机构,书写路条载明的马匹、驮畜、民夫通知单和给各宗溪的通行证,起草每年夏至、冬至各地寺院所应完成各项佛事活动的诵经条令,送交译仓。拟定着珍宝服的候选人方案,汇报达赖喇嘛出行仪式及新年典礼所需七个着珍宝服的适合人选,还需书写启程仪式马队的队列名单,领取新年期间食品、水果筵席的盘供帐目。翻译和房管员︰翻译是指承担有关汉、藏关系重要文件的翻译人员,房管员是指管理办公地点和一些琐碎事情者。
  除以上介绍的以外,还有诸如作坊的膳食人员,在称作噶厦伙房的机关办公时,亦有由他们请茶、开一顿饭的例规。
  昌都噶厦
  昌都噶厦是在藏历第十五绕回的水狗年(1922)由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创立后,在昌都寺卡多扎仓的楼上办公。1948年在昌都修建“斯托康”,便搬迁于此。此机构通常被称为多麦基巧(昌都总管)。昌都基巧从第一任噶伦喇嘛强巴旦达至阿沛之间,上任、接替的噶伦和札萨约有十任,他们统辖多麦二十二个宗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事务。
  昌都噶厦以基巧噶伦为主,其下尚有办事准仲两名、侍卫一名,另设办事“堪其”一名,四品僧俗官员各一名,以及随时听用的僧俗人员十五名。这个机构及各公职人员的职权范围与拉萨噶厦相同。
  基巧堪布
  基巧堪布的办公所在地“改厦”位于布达拉宫东部十八台阶顶端,门朝西。罗布林卡也有“改厦”。侍从基巧堪布是随侍达赖喇嘛以协助其处理一切巨细事务,并管理达赖喇嘛的所有私人财物,如同达赖的私人强佐(管家),而且在政治上总管布达拉宫的译仓勒空、孜噶、朗赛根佐(财神库)、佐普(内库)、佐穷(小库)、雪奇热(雪的马厩)。遇有重大事务,有权与噶厦一起聚会讨论,还有称之为“堪空”的,管理达赖喇嘛私人的各房产、林卡、溪卡,以及投靠内库的各类贵族及寺庙差民。
  基巧堪布的大部份事务是在自己的私邸解决,所以给自己设强佐一名、仲译(秘书)一名、负责伐木事宜的孜仲一名。私人强佐虽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但实际权力不小,因此一般的僧俗官员以及强佐、侍从等都要对其脱帽、放披单以示恭敬。
  布达拉宫译仓勒空
  译仓勒空的主要办公地点设在布达拉宫三楼经堂下部的第二个向阳窗屋内。夏天达赖喇嘛驻罗布林卡时,译仓勒空也在罗布林卡办公。这个机构是在藏历第十三绕回的水猴年(1752)第七世达赖喇嘛时创立的,如同西藏地方政府的顶梁柱。主管此机构的是四位仲译钦姆(大秘书,一位达赖喇嘛和三位堪穷)。其下有译仓主事孜仲(五品)一位、作事孜仲十五名、画工翁则一名(世袭)、译仓学生四名。
  译仓和以上管理人员的职权范围是︰
  仲译钦姆︰行使译仓的指挥职权,布置各寺庙及全体公职人员的工作;以达赖喇嘛个人的名义拟定起草各项规章、布告、执照、路条,甚至书牍等;管理各种印章,当着达赖喇嘛的面盖印。同时也要起草摄政王和司伦二位所需颁发的告示、证书、命令并加盖印章;保管装有全部印章的箱盒钥匙,还要请达赖喇嘛亲自给这些箱盒加盖贴身印章封存;制定从孜仲至噶伦喇嘛的公职人员、各寺院的堪布、执事人员的委任或罢免的计划,报请达赖喇嘛批准(上述译仓勒空所办事务需呈报的各种文件直接送交达赖喇嘛或摄政王、司伦,无需经噶厦转);根据噶厦下达的指示,凡属重要的政务,与仲孜共同讨论,并主持大、小型会议。另外,孜学校、尼木司书(给地方政府书写楷书的人)、埃巴司书(给地方政府书写行书者)、手工局等也归属译仓领导。
  译仓主事︰将堪、仲的口头指示写成文字;普通孜仲需向译仓报告有关公私事务,要通过主事;指挥普通工作人员的工作。总之,如同噶厦的噶仲。
  其余孜仲工作人员︰根据译仓管事的口头指示,完成书写等与译仓勒空职权范围有关的事务。
  画工翁则︰如同上述,完成与译仓勒空有关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