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四分律疏


  二十卷(或作十卷)。唐‧法砺(569~635)撰于武德元年至九年(618~626)。系《四分律》之注释。收在《卍续藏》第六十五册。本书与北魏‧慧光、唐‧智首所撰之《四分律疏》(前者四卷,现不存;后者二十卷,今仅存第九卷)合称“四分三要疏”。其中,慧光所撰称《略疏》,智首之作称为《大疏》,本书则略称《中疏》。又,本书成书后,成为相部宗之根本要典。针对书中所说,东塔宗之祖怀素撰《四分律开宗记》提倡新义,以驳斥本书,称为《新疏》。相对于此,本书又称《旧疏》。终唐之世,新旧两疏数兴诤论。
  法砺广搜异闻,故其诠释,与南山道宣所承慧光、智首等解,多所差异。慧光、道宣皆判四分律宗,义当大乘。而法砺云唯是小乘。全书内容如下︰第一、二卷先以五篇、七聚、方便、持犯四料总解戒相,后以十门别解初篇。自第三卷以下释二部戒。自第十三卷以下释二十犍度。自第十九卷后半释流通分。书中对各篇戒,皆先作总料简,然后释文。本书之注疏有唐‧定宾《四分律疏饰宗义记》十卷(现存本阙卷一、卷九本末)。
  [参考资料]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中;《宋高僧传》卷十五;《唐大和尚东征传》;《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二;《东域传灯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