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四恩
(一)指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等四种恩︰语出《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1)父母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佛子应勤加修习,孝养父母,其福与供佛功德,等同无异。
据佛传所载,释尊为报佛母生产之恩,乃升忉利天宫三月,为母说法。令入正道,悟无生忍,常不退转。又神通第一目犍连,以神通力见慈母在饿鬼中受苦。涕泣禀佛,佛告以施盂兰盆供,乃母遂得脱苦,上生天宫。
(2)众生恩︰谓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过去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3)国王恩︰国王福德最胜,虽生人间能得自在,尽国界山河大地悉属其所有。王若以正法教化,能使众生安乐。王若失正治,人民无所依。以其能行正化之故,八大恐怖不入其国,而能成就以智慧眼照世间、以大福智庄严国土、以大安乐与人民等十德。
(4)三宝恩︰即佛法僧宝之恩。佛宝中具足六种微妙功德︰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无足二足以及多足众生中尊,四者极难值遇如优昙华,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六者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义依。具如是等六种功德,常能利乐一切众生,是名佛宝不思议恩。
法宝中有四,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声名句文名为教法,有为诸法名为理法,戒定慧行名为行法,为无为果名为果法。如是四法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是名法宝不思议恩。
僧宝有三︰(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此三者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但供养者获福无量,是名僧宝不思议恩。
(二)指母恩、父恩、如来大师恩、说法法师恩等四种恩︰亦称四种重恩。语出《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一、《大藏法数》卷二十三。
父母长养吾人色身;如来能令吾人度脱生死;法师说法,能令吾人生正信得正见,故皆说为恩。此四种恩皆难酬报。欲报父母之恩,以令父母住于正法为要。报如来恩者,系于佛法中深生信心。供养说法师,即为报法师恩。
据经中所述,若供养此四种人,得福无量,现在为人所赞叹,未来世能得菩提。
(三)指父母恩、师长恩、国王恩、施主恩︰亦作出家四恩。依《释氏要览》卷中〈恩孝篇〉所述,父母恩、国王恩一如上述,至于师长,则谓凡教授经书、伎术、事业,或教以避恶从善之人皆为师长。欲报其恩者,应当“见师则承事,不见则思惟教诫,如孝子之念父母,如人念饮食等。”对施主恩则云(大正54‧290a)︰“若假借财本拯苦与乐者皆施主也。夫施者有三种︰(一)财施,谓与人财。. 二心施,谓慈悲心与人乐。(三)法施,谓说法利人等。”
对此,《智觉禅师自行录》曾加简释,谓上报四恩为报师长训诱之恩、报父母养育之恩、报国王荷负之恩、报施主供给之恩。
(四)指天下恩、国王恩、师尊恩、父母恩︰此说出自《大藏法数》卷二十三。此中之天下恩,可能相当于上述之众生恩。
[参考资料] (一)《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梵网经》卷下;《大萨遮尼乾子经》卷三;《观无量寿经》;《教乘法数》卷十三;《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六。(二)《法苑珠林》卷五十;《自誓三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