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四法界


  华严宗观察差别无限的宇宙,所立的四种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语出澄观《法界玄镜》卷上。
  (1)事法界︰即差别的现象界。指万有各别,诸法皆由因缘生,有分隔齐限的存在。
  (2)理法界︰即超差别的实体界。指真如平等之理性通贯万有,其体性普遍恒常。
  (3)理事无碍法界︰谓现象界与实体界一体不二的关系。指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交络,无碍自在。
  (4)事事无碍法界︰即于现象界上直认绝待不可思议。指森罗差别之事法事事融通,法法无碍,即入自在。
  四法界是修入无尽法界的四重观门。其中事法界是后三法界之所依。观此事法界之诸法同一理性,即理法界观;观事与理不相碍,差别即平等,平等即差别,即为理事无碍法界观;观一一事法不坏其相,互涉而无碍,即事事无碍法界观。这是将行者所修法界之性德分别为四种,以作为所观之门。此四重观门谓之四法界观。
  传为杜顺所作的《华严法界观门》原立真空、理事无碍、周遍含容三观。其后澄观造《法界玄镜》释此三重观门,于三法界上再加事法界,即成四法界。依澄观之意,在主观上仅立后三法界虽已足够,但相对于能观而并说所观时,可加事法界。这在另一方面,也可看作是对天台三观之“就理说事”,而显华严一家观门“就事说理”的特质。
  再依此四法界分别小、始、终、顿、圆五教。大体而言,小乘教只明差别的事法,未立真如之体,故属事法界;相始教仅止于摄真如入百法中的六无为,也属事法界;空始教专说平等的空理,故属理法界;终教立真如随缘不变,故属理事无碍法界;顿教是离言真如速疾顿悟的法门,故亦属理法界;圆教说法界缘起事事无碍圆融,故属事事无碍法界。
  [参考资料] 《注华严法界观门》;《华严法界玄镜》卷上;《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卷上;《五教章通路记》卷十九;镰田茂雄《华严の思想》;宫本正尊编《佛教の根本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