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四生
(一)(梵catasro yonayaḥ,巴catasso yoniyo,藏skye-gnas bshi)六道众生的四种类型︰即依众生之出生方式所作的四种分类。此四类即︰(1)卵生(梵aṇḍa-ja,巴aṇḍa-ja,藏sgo-ṅa-lasskye-ba),(2)胎生(梵jarāyu-ja,巴jalābu-ja,藏mṅal-nas skye-ba),(3)湿生(梵saṃsveda-ja,巴saṃseda-ja,藏drod-gśer-las-skye-ba),(4)化生(梵u papāduka,巴opapātika,藏brdsus-te skye-ba)
依《增一阿含经》卷十七、《俱舍论》卷八所述,所谓四生,即如鸟、鸡、鱼等由卵壳而生,名为卵生。如人及畜生等由胎藏而生,是名为胎生。如虫、蚊、飞蛾等由湿气而生,是名为湿生。如诸天、饿鬼等无所托、忽而有之,是为化生。又四生中,若依胜劣、多寡而判,以化生最胜、最多。此乃因鬼畜人三趣的少部分、地狱诸天二趣的全部分及一切中有皆为化生之故。(参见附录)
(二)众生托胎之缘有四种类别︰即触生、嗅生、沙生、声生。如《显识论》云(大正31‧882a)︰
“生有四种︰(一)触生,如男女交会有子。(二)嗅生,如牛羊等类,雌雄有欲心,雄以鼻嗅雌等根则便有子。(三)沙生,如鸡、雀等,雌雀起欲心,以身坌尘沙之中,而有卵等生子。(四)声生,如鹤、孔雀等类,有欲心,闻雄鸣声,亦生卵生子。”
(三)谓四度生死︰多用于四生百劫等场合,说明缘觉之修行,少则需时四度生死,多则需时百劫。
◎附一︰印顺《佛法概论》第五章第二节
有情是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一旦“本有”的生命结束,即转为另一新生命──“后有”的创生。从一切有情新生长育的形态去分别起来,可分为四类,即胎、卵、湿、化──四生。胎生,如人、牛、羊等;卵生,如鸡、鸭、雀、鸽等;湿生,如虫、蚁、鱼、虾等;化生,如初人等。佛说四生,是约有情的最初出生到成长期间的形态不同而分别的。如胎生,最初的自体,必须保存在母胎中,等到身形完成,才能离母体而出生。出生后,有相当长的幼稚期,不能独立求生,要依赖生母的乳哺抚养。特别是人类,更需要父母师长的教养,才渐渐的学会语言、知识、技能。卵生即不同,离开母体时,还不是完成的身形,仅是一个卵。须经一番保护孵化──现在也有用人工的,才能脱卵壳而出。有的也需要哺养,教导,但为期不长,多有能自动的生存而成长。湿生又不同,母体生下卵以后,就置之不问,或早已死了;种子与母体,早就脱离关系。等到一定时期,自己会从卵而出,或一再蜕变,自谋生存。从有情的出生到长成,胎生与母体关系最密切,幼稚时期也长;卵生次之;湿生除了生卵以外,母子间可说没有多大关系,是最疏远的,幼稚期也极短。胎、卵、湿生的分别,就依这样的意义而成立。化生,不是昆虫化蝴蝶等化生,是说这类有情,不须要父母外缘,凭自己的生存意欲与业力,就会忽然产生出来。从生长的过程说︰胎生繁复于卵生,卵生繁复于湿生,湿生繁复于化生。从产生所依的因缘说︰胎生与卵生,必依赖二性和合的助缘;湿生中,即有但以自身分裂成为新的生命;化生更不需此肉体的凭借,即随业发生。依胎、卵、湿、化的次第说,化生应为有情中最低级的。但从来的传说,化生是极高的──天,也是极低的──地狱,而且还遍于鬼、畜、人三趣中。
依佛典的记载,化生的主要证明,即“初人”在此界出现,初人是从化生而有的。这与生命的由来,新种的由来问题,有重要关系。生命或新种的从何而来?是一普遍的难题;就是近代的科学,对他也还感到困难。如平常说的,先有蛋呢?先有鸡?如说先有蛋,没有鸡,那里来的蛋,不通!如说先有鸡,没有蛋,也不会生出鸡来,同样的说不通。于是有人想像生命或新种的原始,是由于神──耶和华或梵天等。神是最先存在的,也是最后的,万有都从他而创造出来。这样,不问先有蛋,先有鸡,都是神的创造品,一切生命由来的问题,都解决了。神创造万有的思想,确乎与生命起源的问题有关;因为不得解决,所以归于神的创造。但这是以先承认有这创造神为前提,渺茫而无稽的创造神,无可征验,所以神造说不能成为可信的理由。近代的科学家,出发于唯物论的信念,从人类、动物向前推,说是由植物进化成的,这样的由植物推到无生物;这才建立起从无生物而生物,从植物而动物,而至人类的进化程序。但无生物没有自觉的意识现象,怎么能进化到动物,到人类有明确的自觉意识?何以近代不见有从植物进化为动物,或从人猿进化为人的事实?于是有的学者主张创化说,以为在经常的延续中,有突变的创化,一种不经常的特殊的新生,世界有生命有新种的发现。如先有一种类似鸡的,在经常的延续中,突来个创化,产生鸡卵的新种。不承认创化,新种类的发生,成为不可能;生命由来的问题,即不能圆满解决。佛时,没有那一比丘或那一人是化生的,说人类的化生,即约最初出现这个世间而说。佛法虽不以为心灵由于物质的派生,也不以为生命是这一世界的新品,心色是相互依存的无始存在。但据此小世界的情况说,世界初成,还没有有情,以后才有有情的发现。这最初出现的,即是化生人。所以化生应有二类︰一为比湿生更低级的有情;一为五趣有情各类的最初出现。约后一意义说,前三者是经常的,化生是特殊的创化。
◎附二︰《俱舍论》卷八(摘录)
于前所说诸界趣中,应知其生,略有四种。何等为四,何处有何?颂曰︰于中有四生,有情谓卵等。人傍生具四。地狱及诸天,中有唯化生。鬼通胎化二。论曰︰谓有情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是名为四生。谓生类诸有情中,虽余类杂,而生类等。
云何卵生?谓有情类,生从卵壳,是名卵生。如鸡孔雀鹦鹉雁等。云何胎生?谓有情类,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象马牛猪羊驴等。云何湿生?谓有情类,生从湿气,是名湿生。如虫飞蛾蚊蚰蜒等。云何化生?谓有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无缺,支分顿生。无而欻有,故名为化。
人、傍生趣,各具四种。人卵生者︰谓如世罗邬波世罗,生从鹤卵;鹿母所生三十二子;般遮罗王五百子等。人胎生者︰如今世人。人湿生者︰如曼驮多遮卢邬波遮卢鸽鬘庵罗卫等。人化生者︰唯劫初人。傍生三种,共所现见。化生,如龙、揭路荼等。一切地狱、诸天、中有,皆唯化生。鬼趣唯通胎化二种。鬼胎生者,如饿鬼女白目连云︰我夜生五子,随生皆自食。昼生五亦然。虽尽而无饱。
一切生中,何生最胜?应言最胜唯是化生。若尔;何缘后身菩萨,得生自在,而受胎生?现受胎生,有大利故。谓为引导诸大释种亲属相因,令入正法。又引余类,令知菩萨,是轮王种,生敬慕心;因得舍邪,趣于正法。又令所化生增上心。彼既是人,能成大义。我曹亦尔,何为不能。因发正勤,专修正法。又若不尔;族姓难知,恐疑幻化,为天为鬼。如外道论矫设谤言︰过百劫后,当有大幻,出现于世,啖食世间。故受胎生,息诸疑谤。
有余师说︰为留身界,故受胎生。令无量人及诸异类,一兴供养,千返生天,及证解脱。若受化生,无外种故,身才殒逝,无复遗形;如灭灯光,即无所见。若人信佛有持愿通,能久留身;此不成释。因论生论,若化生身,如灭灯光,死无遗者;何故契经说化生揭路荼,取化生龙,为充所食?以不知故,为食取龙。不说充饥,斯有何失。或龙未死,暂得充饥;死已还饥。暂食何咎。于四生内,何者最多?唯化生。何以故?三趣少分及二趣全,一切中有,皆化生故。
[参考资料] (一)《长阿含经》卷十九;《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二十五;《集异门足论》卷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二○;《杂阿毗昙心论》卷八;《顺正理论》卷二十二;《大乘义章》卷八(本)。(二)《法华文句记》卷十(中);《俱舍论法义》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