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四百论(梵Catuḥśataka)


  书名。印度‧提婆(āryadeva)着。全名《菩萨瑜伽行四百论》。共十六品四百偈。现存有梵文断片及藏译全译本《Bstan-bcosbshi brgya-pa》、玄奘译《广百论本》(仅为原书后半第九~十六品,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册)。
  提婆继承龙树大乘空观的思想,撰本书及《百论》《百字论》等著作。其中本书与《百论》同以论破其他学派的学说为主。本书大致可分为二部分,其一为前八品的“说法”。内容讨论中观的主要思想与修持法门。即由实践的立场,说明断除以常乐我净四执为首的诸多烦恼,及修持菩萨行的方法。其二为后八品的“论义”。内容着重于破斥外道的异说,而解明无自性之义。
  本书之形式及内容几乎皆同于《中观论颂》,乃中观派之重要典籍。月称《中观论颂释论》即广引本书以立说。同时,本书与月称《菩萨瑜伽行四百颂广释》共同流传于西藏。二十世纪初,本论之梵本断片被发现后,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屡见发表,同时并有英译本、法译本等行世。
  [参考资料] 〈インド思想と佛教〉(《中村元博士还历纪念论文集》);山口益《中观佛教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