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四论宗
三论宗系统下的一派。因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四论为宗义,故得此名。又称北地三论,此派人师世称北土三论师或北土智论师。以昙鸾为开祖。其宗义之特色在于主张积极性的空论。
开祖昙鸾是北齐雁门人,远承鸠摩罗什弟子僧肇的空论,近受当时流行的世亲教义之影响,在《中》《百》《十二门》三论上更加《大智度论》,而开创此派。但昙鸾之后并无禀承弘布其宗义的有名学者。唐代时,虽有南地三论的骁将法朗之徒明胜,在北地倡导四论义,但事迹不详。
本派所依之论典之中,《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及《大智度论》皆为后秦‧鸠摩罗什三藏所译。此四论虽为本派所平等依用,然其中仍有较受重视者。相对于南地三论视《中》《百》《十二门》三论为通论,《大智度论》为别论;北地三论则较重视《大智度论》。故有“北土智论师”之异称。
在佛身观方面,此派采法身、报身、化身之三身说。如吉藏《中论疏》卷九(末)云(大正42‧140a)︰“次北土智度论师佛有三身,法身之佛即是真如,真如体非是佛,以能生佛故,故名为佛。如实相非波若,能生波若故名波若。报、化二身则世谛所摄,故虽有三身,摄唯二谛。”此谓法身是真如之体,真如体虽不能直称为佛,但能成佛之所观所照。因此,约能生而言可称为佛,是报、化二身的本体,在二谛中摄属于真谛。反之,报化二身则摄属于世谛。
关于本派的八不论,吉藏《中论疏》卷二(末)说八不有三义,即︰
(1)就空理而释︰谓毕竟空理非起非出是故不生,非终非尽是故不灭,非定有故不常,非定无故不断,一相无相故不一,无差别故不异,前际空故不去。
(2)就缘起事而释︰谓因缘离合而有生灭,无实性生灭故不生不灭,因缘起法即因坏果生,因坏故不常,果生故不断,因果不同故不一,无有两体故不异,不从外来故言不来,因内未有果故不出。
(3)就对执而释︰对破二乘、外道的生灭、断常、一异、去来执见,故言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