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回诤论(梵Vigraha-vyāvartanī)
一卷。龙树着,后魏‧毗目智仙、瞿昙流支共译,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为龙树五部论中的第四论,由七十二偈及作者自身对各偈的注释所构成。内容分为“敌论者的质疑”与“作者对质疑的论驳”二部分。前一部分是敌论者对大乘教义“一切法空无自性”(缘起)的驳难。后者是龙树对那些论难的反驳,以及对“无自性、空”之学说的宣扬。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关于无自性的阐述、无自性的认识根据,以及自性(实体)的成立不成立等的论述。
书中敌论者所持的主张即正理学派的主张,正理学派与龙树之间论争的事实,曾在龙树五部论中的第五部《广破论》(Vaidalya)中提出。而《回诤论》第四、五两偈所提的正理学派所说量(pramaṇa,认识根据)的问题,在《广破论》中也曾详细地论及。
本书有藏、汉译本。汉译本系译者于后魏‧兴和三年(541)在邺都金华寺所译出。日本佛教学者山口益,是研究本书的先驱者。他以藏译为主要根据,再参照汉译,而发表法译本与他对本书的研究成果。此外,国际学术界继起研究的有图齐(G. Tucci)、山克立特耶耶那(Rāhula Sānkṛtyāyana)、山崎次彦、莳田彻等人。
[参考资料] 长尾雅人、服部正明着‧许明银译《印度思想史与佛教史述要》;宫本正尊编《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研究》;《大乘佛典》第十四册〈龙树论集〉(中央公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