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圣教会(ārya-Samāj)


  近代印度教的革新派。西元1875年,达耶难陀‧沙罗室伐底(Swami Dayānandasaraswatī)于孟买所创。该会致力于实现“印度人的印度”,认为须回归无谬之智慧与真理之源泉──吠陀。并以为吠陀诸神永远是唯一神梵的异名,故主张崇拜此唯一神。此外,又致力改革印度古来之诸宗教,期能保存印度人的优良精神,而兼取外国文明,融合东西、新古之诸宗教。质言之,该会之思想方向,系在调和吠陀、奥义书等古代精神与欧洲之近代思想,并带有民族主义的复古倾向。
  该会之活动以北印度为中心,颇致力于推展其教育事业与社会改革,如传教、设立学校、发行报纸等,对于印度的近代化颇有贡献。而且该会反对阶级制、幼年结婚、男女不平等,且提倡不饮酒,对印度社会的教化,颇有启迪之功。
  此协会在达耶难陀殁后,分为二派,一是素食的保守派;另一为允许肉食的自由派。
  [参考资料] Sivanath Sastri《History of theBrahma Samaj》;J. N. Farquhar《Moden ReligiousMovement in India》;James Hastings《Encyclo-paedia of Religion and Ethics》;D. S. Sarma《TheRenaissance of Hindu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