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外道(梵tīrthaka、tīrthika,巴titthiya,藏mu-stegs-pa、mu-stegs-can)
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相当于儒家所谓的异端。又称外教、外学、外法。按梵语tīrthaka,原意为神圣可尊敬的隐遁者。这些隐遁者的思想,依佛教的观点来说,都是佛教以外的教法,因此意译作“外道”。此词原义并无贬斥意味,然至后世,渐用以指持异见邪说者,“外道”一语遂成具侮蔑排斥意义之贬称。
有关外道之种类,一般多指《杂阿含经》卷四十六、《陀罗尼集经》卷一等所列举的富兰那迦叶、末迦利瞿舍黎子、删阇耶毗罗胝子、阿耆多枳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旃延、尼乾陀若提子等六师外道,以及正统婆罗门思想的六派哲学,即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学派、吠檀多派。此外,诸经论中另有多种说法,玆略述如次︰
(一)外道四执︰又作外道四宗、外道四见、外道四计,或四种外道。有五种分法,分述如下︰
(1)约法之一、异而分︰即《外道小乘四宗论》所载︰一切法同一论、一切法异论、一切法亦一亦异论、一切法非一非异论。
(2)约世间之常、无常而分︰即《大智度论》卷七所载︰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亦常亦无常、世间亦非常亦非无常。
(3)约我与蕴之或即或离而分︰即《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五所载︰一者计我即是诸蕴。二者计我异于诸蕴,住诸蕴中。三者计我非即诸蕴,而异诸蕴,非住蕴中,而住异蕴离蕴法中。四者计我非即诸蕴,而异诸蕴,非住蕴中,亦不住于异于诸蕴离蕴法中,而无有蕴,一切法蕴皆不相应。
(4)约因果之有、无而分︰即《三论玄义》所载︰邪因邪果论、无因有果论、有因无果论、无因无果论。
(5)约苦之自作、他作而分︰即《中观论疏》卷七(本)所载︰苦自作论、苦他作论、苦共作论、苦自然论。
(二)六苦行外道︰指以苦行求取未来果乐之外道。即北本《涅槃经》卷十六所载的自饿外道、投渊外道、赴火外道、自坐外道、寂默外道、牛狗外道等。
(三)外道十六宗︰又作外道十六异论、十六外道、十六计。即《义林章》卷一(本)、《瑜伽师地论》卷六、卷七所载︰因中有果宗、从缘显了宗、去来实有宗、计我实有宗、诸法皆常宗、诸因宿作宗、自在等因宗、害为正法宗、边无边等宗、不死矫乱宗、诸法无因宗、七事断灭宗、因果皆空宗、妄计最胜宗、妄计清净宗、妄计吉祥宗等。
(四)二十外道︰《外道小乘涅槃论》将外道论师分为二十种。即小乘外道论师、方论师、风论师、违陀论师、伊赊那论师、裸形外道论师、毗世师论师、苦行论师、女人眷属论师、行苦行论师、净眼论师、摩陀罗论师、尼犍子论师、僧佉论师、摩醯首罗论师、无因论师、时论师、服水论师、口力论师、本生安荼论师等。
(五)三十种外道︰即《大日经》卷一〈入真言门住心品〉所列的三十种外道。即时、地等变化、瑜伽我、建立净、不建立无净、自在天、流出、尊贵、自然、内我、人量、遍严、寿、补特伽罗、识、阿赖耶、智者、见者、能执、所执、内知、外知、社怛梵、意生、儒童、常定生、声显、声生、非声、总我等三十种外道。
(六)六十二见︰谓外道所执之错误见解有六十二种。据《梵网经》所说,六十二见皆以身见为本,前际分别见有十八种,后际分别见有四十四种。此说与《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经〉所说的本劫本见十八种、末劫末见四十四种相通。此外,另有《大品般若经》《涅槃经》《法华文句》等说。
(七)九十六种外道︰或作九十五种外道。据《大毗婆沙论》卷四载,六师外道各领弟子十五人,即一师出十五异见,六师共出九十种异见,加上六师本身之见,共九十六种。而所谓九十五种外道者,谓九十六种外道中,有一属于佛教者,故云九十五种外道。
此外,《翻梵语》卷五又举出散见于诸经论中的外道之名,凡一百三十五种。
上述诸说,多指佛教以外之教派而言,然亦有人将佛教中之有我论者称为外道。因为有我论者,虽学习佛法,却未能通达正理。如《大日经疏》卷十九云(大正39‧769c)︰“外道有二种,一者世间种种外道,二谓佛法内有诸外道也。以虽入佛法中,而未能知如来秘密,犹是邪见心行理外之道,故亦名外道。”此种附于教内之外道,名内外道。
此外,在我国“外道”一词也用以称老、庄之学。如《三论玄义》在论外道时,即列举老、庄之学为例。又,佛教诸派间,亦用“外道”一词贬称他派。如小乘教者称大乘为“空华外道”,显密二教中,密教称显教为外道,而上述二十外道中,亦有“小乘外道”之名。天台宗亦说有“附佛法外道”及“学佛法外道”。
相反地,若外道之说,能符合正理,则也被认可为佛法。如南本《涅槃经》卷八云(大正12‧653c)︰“所有种种异论、咒术、言语、文字皆是佛说,非外道说。”《摩诃止观》卷六亦承此说,谓(大正46‧77a)︰“大经云︰一切世间外道经书皆是佛说,非外道说。光明云︰一切世间所有善论皆因此经,若深识世法,即是佛法。”
关于外道之典籍,较重要的有四吠陀、十八大经,但都无汉译。只有陈‧真谛译的《金七十论》三卷及唐‧玄奘译的《胜宗十句义论》一卷,分别为数论外道斥破佛教之书及胜论派之教义书。此外,龙树之弟子提婆菩萨常与外道论道,其所著的《外道小乘涅槃论》及《外道小乘四宗论》二书,为研究外道主张之重要典籍。
[参考资料] 《大般涅槃经》卷上;《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一;《十住毗婆沙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七;《随相论》;《释摩诃衍论》卷一;《摩诃止观》卷十(上);《百论疏》卷下之下;《中论疏》卷一、卷三、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