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乘密严经(梵Ghana-vyūha-sūtra,藏ḥphags-pa rgyan-stug-po bkod-pa shes-bya-ba theg-pachen-poḥi mdo)
三卷。简称《密严经》。有二译本,一为唐‧地婆诃罗(日照)译,另一为唐‧不空所译,二本均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大体而言,二译本的译语大致相同,而品名稍异。然就体裁而言,正如不空译本篇首的代宗序文所说,日照译本的长行、偈颂各半,不空译则多偈颂韵文。此外,日照译较不空译有更多的省略处。今通行日照译本。
本经旨在阐明如来藏、阿赖耶识之义,并广说密严净土之相。全经分八品,内容叙述佛在超越三界的密严国土升座说法,金刚藏菩萨请示第一义法性,佛以如来藏的不生不灭作答。其次,金刚藏菩萨对如实见菩萨、螺髻梵天王等解说如来藏、阿赖耶识等大乘法相。最后说明如来藏即阿赖耶识、即密严的理由。
本经大体相当于《厚严经》(法相宗根本经论之一),然二者在论述第九识与五姓各别等问题时,仍略有不同。西藏也有本经的译本,称之为《圣厚庄严大乘经》(德格版No.110),其品目为四卷九品,与汉译本略有不同。注疏有法藏《密严经疏》四卷(缺第一卷)、日僧觉鍐《密严净土略观》一卷等。
◎附︰欧阳渐《藏要》〈大乘密严经〉叙(摘录)
《大乘密严经》者,盖是总大法门之一,而二转依之要轨也。法门无量,区别于境行果三。果之为《大涅槃经》,行之为《大般若经》《佛华严经》,而境之为《大乘密严经》。故曰密严经者,总大法门之一也。迷悟依于真如,而密严刹土即涅槃定窟,染净依于藏识,而赖耶生身即菩提慧命,故曰密严经者,二转依之要轨也。(中略)文为八品,无所谓序分流通,一字一义,莫不详诠刹土生身而已。初一诠密严刹土,次六诠赖耶生身。赖耶生身是慧境界,是净生。依止赖耶生身是心境界,是染生。心慧净染皆自所作。生既自作所生之观行应审也,劝净生身赖耶之体性应详也,戒染生身我执之为害应去也。后诠生身即刹土,赖耶所以即密严也,此一经之大较也,应细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