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乘教(1)
白莲教一支派。创教者不详。明‧嘉靖(1522~1566)间兴起,奉吕妞为教主,称之为吕祖师或吕菩萨。初以北京郊区西黄村保明寺为中心,在西山一带传播,后遍及华北各省,以及四川、安徽、江苏各地。
据该教所传,吕妞名牛,陕西邠州(今彬县)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生,十五岁出家。正统十四年(1449)英宗亲征瓦剌途中,曾出面挡驾,后被杖毙。但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后,竟数次见其来送食送水,甚至在还都复位时,亦数见其人来宫中。于是,乃封之为皇姑,并敕建顺天保明寺祀之。教内传说其为观世音菩萨下凡,保明寺因而香火颇盛。
保明寺第五代住持归圆,曾仿“罗祖五部经”而造《销释大乘宝卷》《销释圆通宝卷》《销释显性宝卷》《销释圆觉宝卷》《销释收圆行觉宝卷》(二册),称为大乘教五部六册,内容多为大乘佛教思想。其后由寺所刊印的大乘教宝卷颇多,其内容或重佛,或重道教。
万历年间(1573~1619),蓟州(今河北蓟县)教徒王森自称是天真古佛转世,而自号法王石佛、石佛祖,传徒甚众。后王森一派称为东大乘教(又称八卦教、闻香教),以保明寺为中心者称为西大乘教。其中,东大乘教屡遭政府镇压,但常易其名,如称清茶门、收缘门、一炷香、大乘圆顿教、圆顿门兴隆派、太上古佛门等,而未曾间断,前后流传约三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