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乘法相研神章


  五卷。日僧护命于天长七年(830)奉敕撰,为天长敕撰六本宗书之一。略称《法相研神章》《研神章》。收在《大正藏》第七十一册。
  全书以问答体记述法相之根源,解说三界唯识之义。内容分十四门,先说欲、色、无色三界,天人等五趣,卵、胎、湿、化四生之相状。次明十善十恶的因果、三千大千世界及其成住坏空之相、三界唯识之义及佛教的轮、义二益。再略述有、空、中三时判教,南都六宗与天台等七宗的教义。最后说明发心的因缘、五位观行、三身三土及四智心品等义。
  本书为日本唯识思想史上之一重要资料,现存有高野山法隆寺藏、观智院藏等两本古写本。《大正藏》所收本即以其中之观智院藏本为底本,其写本卷末附有贤贺僧正宝历五年(1755)之跋文。
  [参考资料] 《东域传灯目录》卷下;《法相宗章疏》;《注进法相宗章疏》;《本朝高僧传》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