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佛
指巨大的佛像。其材料多用岩石或金属,木造者较少。一般佛像高度多以人身的二倍(即一丈六尺)为定量,超过一丈六尺者即称作大佛。古来,印度、西域诸国制作了不少大佛。如法显《佛国记》所载,北印度陀历国的木造弥勒菩萨像,长八丈,足趺八尺,斋日常有光明,诸国王竞相供养。另依《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述,大伽蓝侧有弥勒菩萨像,高百余尺,为末田底迦阿罗汉明帝造。大佛的种类,立像、卧像、坐像皆有。《西域记》卷一谓梵衍那国王城东北,有高约百四、五十尺的立佛石像、高百余尺的□石释迦佛立像,城东伽蓝中有高千余尺的佛入涅槃像。又,缅甸白古市外,现有一大涅槃像,一部分用砖、一部分用天然岩筑造,长百八十二尺,肩高四十六尺,是现存大佛中罕见的巨像。
我国的大佛,起源甚早。梁‧天监年中(502~519),僧祐尝造大佛像安置于光宅寺与摄山,又刻石大佛置于剜县。北魏文成帝时,沙门统昙曜请求帝于京城之西开石窟,造高达六、七十尺的佛像,后来,又以赤金十万斤、黄金六百斤造高约四十三尺的释迦佛立像,置于天宫寺。又,洛阳龙门山石龛的佛像系北魏时所雕造;唐‧咸亨三年(672)在同地造高达八十五尺的卢舍那佛。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帝于龙山造阿弥陀坐像百三十尺。唐‧久视元年(700),武后诏令天下僧尼每日出一钱,于白司马参造大像。依《佛祖续纪》所载,开元十八年(730),僧人海通在嘉州(四川省乐山市东)凌云寺凿石雕造约三六○公尺的弥勒坐像,并建九层阁殿覆之。此即我国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像。
上述诸石佛像,迄今尚存,而金属所造者在兵乱之际,皆遭镕冶。至于后世所作的直隶省正定府龙兴寺金铜观音像、北京雍和宫弥勒立像等也都是巨型的佛像。
此外,台湾与香港佛教界在二十世纪以后,也陆续塑造若干大佛像,兹表列如次︰
朝鲜自古即有造弥勒巨像的风气,如存于忠清道恩津灌烛寺的大佛高约六十五尺,系作于高丽‧光宗十九年(968)至穆宗九年(1006)。
┌─────┬─────┬───────────┬──────┐
│地 点│寺 院│佛 像 名 称 │高 度│
├─────┼─────┼───────────┼──────┤
│台湾,基隆│大佛禅院 │观世音菩萨像(立像) │七十四尺 │
├─────┼─────┼───────────┼──────┤
│台湾,台中│宝觉禅寺 │弥勒佛(坐像) │八十八尺 │
├─────┼─────┼───────────┼──────┤
│台湾,台中│万佛寺 │药师佛(坐像) │七十尺 │
├─────┼─────┼───────────┼──────┤
│台湾,台中│护国清凉寺│(1)观世音菩萨(立像) │(1)五十六尺 │
│ │ │(2)大势至菩萨(立像) │(2)五十六尺 │
├─────┼─────┼───────────┼──────┤
│台湾,彰化│八卦山 │释迦牟尼佛(坐像) │七十二尺 │
├─────┼─────┼───────────┼──────┤
│台湾,台南│菩提寺 │观世音菩萨(坐像) │八十四尺 │
├─────┼─────┼───────────┼──────┤
│台湾,高雄│佛光山 │接引佛(立像) │一二0尺 │
├─────┼─────┼───────────┼──────┤
│香港 │宝莲禅寺 │释迦牟尼佛(坐像) │七十九尺 │
└─────┴─────┴───────────┴──────┘
关于日本大佛,安置于东大寺金堂的金铜毗卢舍那佛坐像高五丈三尺,乃天平胜宝元年(749)完成。其次,嘉承二年(1107),藤原清衡发愿造高四丈的阿弥陀佛木像,置于奥州平原大长寿院,不幸于建武四年(1337),与大长寿院同付之一炬。天治元年(1124),瞻西发愿于京都东山云居寺胜应院造立高八丈的阿弥陀佛木像,外镀以薄金。嘉祯二年(1236),九条道家发愿于京都东山东福寺造高五丈的释迦牟尼佛像。建长七年(1255)落成,亦为木像,有新大佛之称。战国时代俚谚云︰“南都半佛云居,云居半佛东福。”不久,云居寺大佛毁坏,东福寺大佛亦于宗十四年(1881)与佛殿同遭大火烧毁。历仁年间(1238),净叨愿于相模镰仓深泽里造高八丈的阿弥陀佛坐像,亦为木像,又作佛殿安置之,建长四年(1252)改成铜像,又由于地近海滨,波涛侵袭,堂宇倒坏,佛像仍存。庆长七年(1602),丰臣秀赖为资先考冥福而发愿于京都东山方广寺造立大佛,邀请应其监工,后因失火,工程乃中挫,经十五年再兴,二年后完成,即毗卢舍那佛坐像,高六丈三尺。宽文二年(1662)四月,依伊豆守松平信纲的意见而将佛像镕铸成钱货,并改成木像,宽政十年(1798)七月,又遭雷火击毁,后又以木制作,今尚存。宽永八年(1631),丹波守堀直时发愿于江户东睿山宽永寺造高二丈二尺的释迦牟尼佛像,由于是塑像,不久遭地震而倒坏。宗二十二年(1889),摄津兵库的纸商──南条庄兵 卫发愿于神户熊福寺安置二丈八尺的释迦牟尼佛坐像,屡经改铸,完成于二十四年(1891)三月。又,山城笠置寺及大和大野寺有筋雕弥勒像,是石像,亦属于大佛的一种。
[参考资料] 《佛祖统纪》卷五十三;《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九十三;《太子传古今目录抄》;《诸寺缘起集》;《南都七大寺日记》。